伊斯兰教 什叶派
祈求安拉赐福先知穆罕默德和他的后裔

بسم الله الرحمن الرحیم اللّهُمَّ كُنْ لِوَلِيِّكَ الْحُجَّةِ بْنِ الْحَسَنِ صَلَواتُكَ عَلَيْهِ وَعَلى آبائِهِ في هذِهِ السّاعَةِ وَفي كُلِّ ساعَةٍ وَلِيّاً وَحافِظاً وَقائِدا ‏وَناصِراً وَدَليلاً وَعَيْناً حَتّى تُسْكِنَهُ أَرْضَك َطَوْعاً وَتُمَتِّعَهُ فيها طَويلاً

 
日期 : Wed 12 May 2010

    哈菲兹(1320~1389)进行诗歌创作时,正是蒙古人统治波斯的时期。他的诗对封建统治阶级的专制和暴虐、宗教势力的猖獗、社会道德的沉沦,尤其是对于社会的虚伪和宗教的偏见,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嘲讽。哈菲兹咏叹春天、鲜花、美酒和爱情,呼唤自由、公正和美好的新生活,对于贫贱的人民寄予深厚的同情,但他的诗也显示了伊斯兰教苏菲派的神秘主义和宿命论的影响。

  哈菲兹的诗,主要是近500首“嘎扎勒”。这是波斯古典诗歌中的一种抒情诗体,一般由7至12联句组成,只用一个韵脚,通常要在最后一联点出主题,并出现诗人的名字。哈菲兹的“嘎扎勒”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情感充沛,比兴新奇,充满浪漫主义精神。他的抒情诗没有标题,没有连贯的情节,但却犹如串串晶莹的珍珠,在艺术上和内容上都被认为是波斯抒情诗的高峰。他也写一些颂诗、鲁拜诗(四行诗)和短诗。6个世纪以来,哈菲兹的诗歌以手抄本和民间艺人吟唱的方式流传。在伊朗,人们常以他的诗卜算。(有点像中国古书[周易])他的诗集于1791年第一次出版。从18世纪起,他的诗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许多国外著名诗人对这位东方诗人曾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赞赏。

    陵园里种植各种树木,晚上在园子各处打了灯光,显得树影婆娑,还有一水池制造出的倒影,园里的广播有男中音诵颂哈菲兹的诗,我虽然听不懂波斯语,但仍能感受到诗句的优美韵律,诗为夜晚的陵园增添了一种浪漫的意境。

   哈菲兹的石棺就放在内庭院中心的八角的石亭子里。

 



作者 阿斯卡尔 _ 王龙
关系我们表
姓名:
电子邮件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伊斯兰教 什叶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