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Sun 23 Jun 2013
6月20日至26日,由中伊两国文化部联合举办的“伊朗文化周”将在北京首都图书馆隆重举行。文化周将重点展示伊朗的手工业、雕塑、民俗、音乐、传统体育、电影等,介绍伊朗在文化领域取得的成果。
本网北京专稿【记者 山风 摄影 阿拉法特 伊布拉欣】日前,就即将在北京举办的“伊朗文化周”活动,伊朗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侯赛因·贾利利万德博士接受了本网记者的专访。
贾利利万德博士对“伊朗文化周”举办的主旨、伊朗近年来取得的文化成果、中伊两国文化交流的举措、伊朗在电影和互联网等媒介全球化今天的创新及引导主流文化在年轻人中的传播等全面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在谈到两国文化交流与两大文明“对话”的创新时,他说,当今世界是科技创新、互通有无的时代。对于人类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各民族加强联系与合作。另一方面 来说,各民族的文化互依共存,尤其随着传媒工具的发展,各国之间文化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密切,相互之间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但每个民族、每个 社会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认同,而文化认同则是由一个民族不同时代的知识分子、文化人士共同建造的。每个时代构成文化认同的要素各有不同,比如在当今科技突 飞猛进的时代,影响一个民族文化认同的因素与过去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异。今天,一方面民族主义发展迅速,而另一方面,人类需要一个建立在公正基础之上的世界 和谐氛围。每个民族的知识分子、思想家,以及文化、政治精英在构建文化认同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某些集团势力总是想利用强大的媒介优势, 把自己的文化、思想强加给其他民族,并利用文化干预其他国家的政治发展进程。那么,我们怎样处理本民族文化认同和外国文化强势同化间的关系呢?在历史上, 人类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这些古老而又灿烂的文明完全可以作为构建当今人类文化认同的基础。所以,像伊朗和中国这样拥有古老文明的国家,应充分利用现代 先进的宣传工具,大力宣扬自己的文化和文明,用自己的价值观、古老的历史和文明去引导当代文化认同形成的方向,在自己古老文明的基础之上,构建新的文化认 同。我们的祖先之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辉煌的文明,就是因为他们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建立了符合时代发展的文化认同。伊朗和中国都是文明古国,都 拥有丰富灿烂的文化,在构建国际新秩序和文化认同进程中,完全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他接着讲到,我们非常高兴在中国举办“伊朗文化周”。这是一个加强两大文明合作,促进两国文化发展的大好机会。一方面,我们可以全面介绍伊朗的文化和文 明,另一方面中国观众可以通过“伊朗文化周”直观了解伊朗,从而消除针对伊朗的负面宣传。因此,伊朗文化与伊斯兰指导部、伊朗伊斯兰文化联络组织非常重视 在中国举办的“伊朗文化周”,非常珍惜中国政府提供的这次机会。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科技的日新月异,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和价值观的传递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谈到伊朗在互联网的发展、主流文化的“正能量”传播方面, 贾利利万德博士说,当今世界,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不同地域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和文化传播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我们也在努力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传播 我们的文化和价值观。
在文化认同发展中,我们面临挑战是软势力的竞争,在这场竞争中,青年受到的影响最大。因此,我们要保护青年一代,不要让他们受各种非主流文化的影响,失去 自己的传统文化,陷入迷茫、无文化身份的深渊之中。所以,媒体及媒体人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本民族文化。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像中国一样,在传播本民族的文化中,互联网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的世界早已今非昔比,在过去,由于科技的落后,一种思想潮流的传播需要经 过很长的时间,而在今天,任何思想潮流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全球。我们不可能阻止青年一代接触外来文化和思想,所以,我们要引导他们如何去 分析自己面临的纷繁复杂的信息和思想,如何管理信息,如何维护民族传统文化。如何提高青年一代的思想,是所有专家学者和媒体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伊朗和中国都拥有丰富古老的文明,我们应加大力度,发扬传统文明,让青年一代不受泊来文化的毒害和影响。
在采访行将结束时,贾利利万德博士用波斯语韵律的中国话表达了作为外交官和文化学者的真诚邀请——“伊朗文化周欢迎你!”
伊朗驻华使馆文化处官员阿里先生、资深波斯语翻译马晓燕女士出席了采访活动。
贾利利万德博士对“伊朗文化周”举办的主旨、伊朗近年来取得的文化成果、中伊两国文化交流的举措、伊朗在电影和互联网等媒介全球化今天的创新及引导主流文化在年轻人中的传播等全面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在谈到两国文化交流与两大文明“对话”的创新时,他说,当今世界是科技创新、互通有无的时代。对于人类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各民族加强联系与合作。另一方面 来说,各民族的文化互依共存,尤其随着传媒工具的发展,各国之间文化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密切,相互之间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但每个民族、每个 社会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认同,而文化认同则是由一个民族不同时代的知识分子、文化人士共同建造的。每个时代构成文化认同的要素各有不同,比如在当今科技突 飞猛进的时代,影响一个民族文化认同的因素与过去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异。今天,一方面民族主义发展迅速,而另一方面,人类需要一个建立在公正基础之上的世界 和谐氛围。每个民族的知识分子、思想家,以及文化、政治精英在构建文化认同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某些集团势力总是想利用强大的媒介优势, 把自己的文化、思想强加给其他民族,并利用文化干预其他国家的政治发展进程。那么,我们怎样处理本民族文化认同和外国文化强势同化间的关系呢?在历史上, 人类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这些古老而又灿烂的文明完全可以作为构建当今人类文化认同的基础。所以,像伊朗和中国这样拥有古老文明的国家,应充分利用现代 先进的宣传工具,大力宣扬自己的文化和文明,用自己的价值观、古老的历史和文明去引导当代文化认同形成的方向,在自己古老文明的基础之上,构建新的文化认 同。我们的祖先之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辉煌的文明,就是因为他们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建立了符合时代发展的文化认同。伊朗和中国都是文明古国,都 拥有丰富灿烂的文化,在构建国际新秩序和文化认同进程中,完全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他接着讲到,我们非常高兴在中国举办“伊朗文化周”。这是一个加强两大文明合作,促进两国文化发展的大好机会。一方面,我们可以全面介绍伊朗的文化和文 明,另一方面中国观众可以通过“伊朗文化周”直观了解伊朗,从而消除针对伊朗的负面宣传。因此,伊朗文化与伊斯兰指导部、伊朗伊斯兰文化联络组织非常重视 在中国举办的“伊朗文化周”,非常珍惜中国政府提供的这次机会。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科技的日新月异,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和价值观的传递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谈到伊朗在互联网的发展、主流文化的“正能量”传播方面, 贾利利万德博士说,当今世界,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不同地域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和文化传播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我们也在努力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传播 我们的文化和价值观。
在文化认同发展中,我们面临挑战是软势力的竞争,在这场竞争中,青年受到的影响最大。因此,我们要保护青年一代,不要让他们受各种非主流文化的影响,失去 自己的传统文化,陷入迷茫、无文化身份的深渊之中。所以,媒体及媒体人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本民族文化。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像中国一样,在传播本民族的文化中,互联网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的世界早已今非昔比,在过去,由于科技的落后,一种思想潮流的传播需要经 过很长的时间,而在今天,任何思想潮流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全球。我们不可能阻止青年一代接触外来文化和思想,所以,我们要引导他们如何去 分析自己面临的纷繁复杂的信息和思想,如何管理信息,如何维护民族传统文化。如何提高青年一代的思想,是所有专家学者和媒体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伊朗和中国都拥有丰富古老的文明,我们应加大力度,发扬传统文明,让青年一代不受泊来文化的毒害和影响。
在采访行将结束时,贾利利万德博士用波斯语韵律的中国话表达了作为外交官和文化学者的真诚邀请——“伊朗文化周欢迎你!”
伊朗驻华使馆文化处官员阿里先生、资深波斯语翻译马晓燕女士出席了采访活动。
作者 阿斯卡尔 _ 王龙
最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