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
“盖德尔”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其意有二:一为“前定”,二为“高贵”,“盖德尔夜”即“前定之前”、“高贵之夜”(见《古兰经》97:15)。伊斯兰教认 为,在这一夜安拉将全部《古兰经》从“被庇护的天牌”之上一次降示至接近大地的一层天上,而后又通过哲卜利勒天使陆续下降给穆罕默德圣人。这一夜,安拉把 世间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一切事务在《古兰经》中都大体上规定好了,所以,穆斯林称这一夜为“前定之夜”。同时,在这个夜里,做一件善功胜似平时一千个 月(指阿拉伯历)的所做,也就是可获取千月善功的报偿,故又称这一夜为“高贵之夜”。此外,还有“平安之夜”、“赏善之夜”等称。
这一夜究竟在何年何日?《古兰经》里没有明确提出,只说这一夜在莱麦丹月(斋月)里。安拉说:“莱麦丹月中,开始降示(《古兰经》2:185)后来,人们 根据穆圣以斋月的后十日,努力办功,整夜不睡,并告诫教民说:“你们在斋月后十内度量盖德尔之夜”的传述,把这一夜归结在斋月的后十日,说法不一。但却一 致肯定,这一夜在斋月后十的单数之日。圣妻阿绮莎传述的圣训说:“你们要在斋月末旬的单数日子里,估定盖德尔之夜。”于是,出现了诸如第二十一、二十三、 二十五、二十七、二十九夜之说,但是,多数的意见和传述都集中在斋月的第二十七夜,另外,还有定斋月第二十七夜为“盖德尔之夜”是以《古兰经·高贵章》为 依据的,该章曾三次提到“盖德尔夜”,“盖德尔夜”这句话由九个阿拉伯文字母组成的,九乘以三,等于二十七,因此,得出斋月第二十七夜为“盖德尔夜”的传 述。
穆圣首次接受启示,亦在莱麦丹月。是否在“盖德尔夜”,并无确定的结论,有说十七或十九夜的,有说二十七或二十九夜的,众说纷纭,但比较集中的意见是九月十七日。至于此后降示的《古兰经》,则是根据需要随时随地下降的,与“盖德尔夜”并无关联。
伊斯兰教历的计算,是以日落一日之时,经过黑夜,白昼的循环,到夕阳落下(即一日之末)为一天,这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伊斯兰教历夜行前问题,也就是说,一 天的开始是从日落后的晚上算起的。按照这个规则过“盖德尔夜”,无疑是在斋月第二十七日的开始,即第二十六日日落以后、进入第二十七日的初夜,这是“盖德 尔夜”的正当时间,有人按照公历的习惯,认为夜晚是一天之末,于是把“盖德尔夜”推迟了一天,因为第二十七日日落后以后,正值第二十八日的开始,也就是伊 斯兰教历斋月的第二十八日初夜,这样就错后了一天。所以,在计算伊斯兰教历时,一定要注意与公历计算方法的差异,否则就会出现把今日之夜放在明日之夜的错 误安排。
“盖德尔夜”的活动是伊斯兰教的宗教活动之一,由于它处在《古兰经》下降之夜和莱麦丹月中,故穆斯林常于此夜到清真寺参加礼拜,其中盖德尔夜是副功拜,即自愿拜,教法上没有严格的规定,可礼可不礼,或视自己的情况,意愿而定。
“盖德尔夜”还有叫作“坐夜”的,这是指有些教民除了该夜念经礼拜之外,还有作其他活动的,如张灯结彩,欢宴宾客,或者诵念天经,赞主赞圣等,常常整夜不眠,通宵达旦,帮称“坐夜”
盖德尔夜做祈祷的贵重 奉普慈特慈的安拉之名 安拉在莱麦丹月降示了《古兰经》,经文说:“赖买丹月中,开始降示《古兰经》,指导世人,昭示明证,以便遵循正道,分别真伪。”(2:185)《古兰经》 第九十七章则明确的指出,《古兰经》是在“盖德尔”夜下降的,经文说:“我的确在盖德尔夜降示了它。”即降示了《古兰经》。根据这两节经文,可以肯定,盖 德尔夜是莱麦丹月的某一个夜,但究竟是哪一夜,《古兰经》没有明确指出,圣训也没有确定,所以,学者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分歧颇多,有以下几种说法:莱麦 丹月的第一夜、七夜、十九夜、二十一夜、二十三夜、二十七夜和二十九夜。大多数学者认为,盖德尔夜在莱麦丹下旬的某一个夜。据传述,一进入莱麦丹月下旬, 穆圣就彻夜不眠,礼拜赞主。逊尼派学者大多主张盖德尔夜是莱麦丹的第二十七和二十九夜,什叶派学者大多主张二十一和二十三夜。有人曾问伊玛目萨迪格,盖德 尔夜是哪一夜,他回答说,是莱麦丹的第二十一和二十三夜。还有学者主张,莱麦丹月第十九夜初步定夺命运,第二十一夜进一步完善定夺,第二十三夜正式定夺。 向安拉祈祷是伊斯兰教非常重视的一项宗教功修,也是宗教功修的灵魂。《古兰经》说: “你们要祈祷我,我就应答你们;不肯崇拜我的人,他们将卑贱地入火狱。” (40:60)
穆圣说:“祈求是信士的武器,是宗教的支柱,是天地的光辉。”又说:“最无能的人是不祈求安拉的人。” 伊玛目阿里说:“祈求是打开安拉慈恩的钥匙,是照亮黑暗的明灯。” 无论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和坚定的意志,没有恒心,或者意志不坚定,做任何事都将半途而废。祈求安拉也是如此,要持之以恒地祈求。穆圣说:“功修不在于大 小,而是在于持之以恒。”所以,我们要时刻祈求安拉,祈求他饶恕罪恶,祈求他赐予今后两世的幸福,祈求他为我们敞开仁慈的大门。穆圣把祈求比喻为敲门,即 敲安拉的仁慈之门,任何人只要坚持不懈地敲门,安拉的仁慈之门肯定会打开的。正如穆圣说:“世上没有敲不开的门,只要坚持不懈。”又说:“你们祈求安拉, 你们坚信祈祷必定得到回应。但你们也应该知道,安拉绝不接受漫不经心者的祈求。”
做任何事都有良机,俗话说,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虽然我们随时都要祈求安拉,但祈求也有最佳时机,如果抓住这些时机祈求,祈求更能被安拉应 答,比如拜后祈求比其他时候祈求更佳,在清真寺里祈求,比在家里祈求更好,在天房祈求比在其他任何地方祈求都佳。在一天中,祈求最佳的时机是在晨礼拜前 后。穆圣说:“祈求安拉最好的时辰是凌晨。随即穆圣诵读了这节经文:‘他(叶尔孤布圣人)说:我将要为你们向我的主求饶。他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叶 尔孤布圣人把祈求推迟到了凌晨。” 伊玛目萨迪格说:“在三个时辰祈求安拉,将得到应答,这三个时辰是:完成主命之后,降甘露之时,安拉的迹象显露之
时。”一年之中,盖德尔夜是祈求的最佳时机。正如《古兰经》说:“盖德尔夜比一千个月更优越。”在盖德尔夜彻夜不眠地祈求安拉,甚于平时一千个月的祈求。 因此,我们要抓住斋月盖德尔夜这一机会,虔诚敬意地向安拉祈求。 伊玛目萨迪格曾对艾布赫姆泽说:“盖德尔夜在莱麦丹的第二十一和二十三夜,在这两夜,最好先洗大净,然后礼一百拜副功拜,直到黎明虔心赞主。”艾布赫姆泽 问:“如果我不能够站着礼一百拜,怎么办呢?”“那你就坐着礼一百拜。”伊玛目回答。艾布赫姆泽又问:“如果不能坐着礼怎么办?”伊玛目回答说:“那就躺 着礼。也可以在这两夜先小睡一会,然后起来礼拜,赞主。在整个斋月,乐园和恩慈的大门敞开着,恶魔被套上加锁,信士的善举被接受。莱麦丹月是多么美好的月 份啊!”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的祈求都能被安拉接受,祈求有许多条件,除了内心虔诚外,还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尤其要注意饮食的合法性,要取之以道, 不能通过非法途径谋求生计。穆圣说:“如果一个人希望自己的祈求被安拉接受,那么,他的肚子里不能有任何非法的食物。”又说,谁吃了一口食物,谁在四十日 的祈求不被安拉承领。祈求受承领的另一个条件是要内心纯洁、心地善良。人的心灵犹如田野,安拉的恩惠就像雨水,只有肥沃、酥软的土地才接受雨水,才能生长 出植物和庄稼,石头上和盐碱地是绝不会生长出植物的。人的心灵也如此,残暴的人,心硬的人,欺压的人,骗人的人,他们的祈求是不会被安拉接受的。
在祈求前最好行一善,比如给穷人施舍财物,或帮助有需求的人解决困难。穆圣说:“祈求之前先行善,如同在食物里放盐。”食物没有盐,虽然可以下肚,但就不 可口,在祈求之前行一善,祈求更能得到安拉的承领。 在祈求安拉时,不要只为自己祈求,也要为穆斯林大众和自己的亲朋好友祈求。穆圣说:“谁举手祈求安拉,让他为穆斯林大众祈求,这样的祈求最容易得到应答。 如果一个人在为自己祈求前,先为四十名穆斯林弟兄祈求,那么他为自己和为穆斯林弟兄的祈求都将被应答。” 又说:“为别人祈求幸福,你自己也获得幸福。” 据伊玛目哈桑说:每个主麻的前一夜,我母亲法图麦几乎彻夜不眠,一直礼拜、赞主,直到清晨,才稍稍睡一会。一次,我听到她做“嘟啊”,为她认识的每个人祈 求安拉慈悯,但就是没有听到他为自己而祈求安拉。后来,我问她,这是为什么?母亲法图麦对我说:“凡事先人后己。” 最后要强调的一点是,向安拉祈求,要祈求有善终的和长久的事,比如祈求安拉饶恕罪过,祈求安拉赐予今后两的幸福。在《古兰经》中有许多类似的祈求,下面列 举一些《古兰经》中的祈求词:

دانلود کتاب آهای گل من! !下载“嘿,我的花”
کتاب «آهای گل من» به زبان چینی ترجمه شد
به گزارش خبرگزاری مهر به نقل از حوزه هنری اصفهان، کتاب " آهای گل من" یکی از تألیفات دکتر عبدالکریم شمشیری ( محمد دوست ) در زمینه اخلاق است که در سال ۹۲ به چاپ رسیده و اکنون ترجمه این کتاب به چینی منتشر شده است.
ترجمه این کتاب به زبان چینی، چهارماه زمان برده و هم اکنون چاپ آن به پایان رسیده است.
حجت الاسلام عسگر آقایی فعالیتهای تبلیغی خارجی خود را برای اولین بار با راهاندازی یک وبلاگ شیعی به زبان چینی آغاز کرد و تاکنون چندین بار برای تبلیغ دین اسلام به چین سفر کرده و به همین دلیل به «آخوند چینی» معروف شده است. وی متولد سالهای نخست دهه شصت و به چند زبان دنیا زبان فرانسه، انگلیسی، ترکی، چینی و زبانهای محلی دیگر... آشنایی دارد.
وی در سال ششم طلبگی با توجه به تحقیقاتی که درباره تعداد دانشآموختههای زبانهای خارجی انجام داد تصمیم گرفت زبانی را یاد بگیرد که کمتر مبلّغی وارد آن شده تا بدین وسیله بیشتر و بهتر به دین اسلام خدمت کند و به همین دلیل زبانی را انتخاب کرد که ذهنیتی برای آن نبود و از طرفی وسعت گویش مردمی زیادی داشت و یک پنجم مردم دنیا به این زبان (چینی) صحبت می کردند.
حجت الاسلام آقایی همچنین مطالبی را که در وب بود جمع آوری کرد و اولین کتابخانه دیجیتال شیعه را در دنیا به زبان چینی راه اندازی کرد.
伊朗伊斯兰革命领袖阿亚图拉哈梅内伊12月11日在接见出席在德黑兰召开的“伊斯兰世界大学教师与伊斯兰觉醒世界大会”与会者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以是讲话的全部内容:
奉普慈特慈的安拉之名
首先对在座的各位来宾,以及来自世界各国的大学教师表示欢迎。
一年多以来,在德黑兰召开了数次关于伊斯兰觉醒的会议,我觉得,在众多的会议中,本次召开的伊斯兰世界大学教师会议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建立一个思想体系,并使之发挥作用有赖于大学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只有他们才能使一个民族的思想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只有他们才能拯救民族。同样一个民族的衰亡和不幸也与这个民族的学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当然,我们祈求安拉,不要让我们看这种悲惨的局面。但令人遗憾的是,在过去七、八十年里,其中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确实出现了这种情况。
穆圣说:“这个民族的民众只有在特殊群体的引导下才能得到改良。”有人问:“谁是特殊的群体?”穆圣回答说:“他们是这个民族的学者。”因此,大学教师、学者精英是一个民族复兴的动力,当然,其条件是他们须具有虔诚的信仰、英勇顽强和大无畏的精神。如果教师和学者们贪生怕死、贪得无厌、麻痹懒惰,那么,这个民族注定会走向衰亡。
在伊斯兰革命初期,也就是三十一、二年前,我和伊斯兰革命委员会两名成员前往库姆,关于某一重大事件征求伊玛目(霍梅尼)的意见,当时他住在库姆,还没有到德黑兰定居。当我们把意图告诉伊玛目时,他对我们说,你们害怕美国吗?我们回答说,不害怕。他说,既然不害怕你们就大胆地去处理。我们处理了那件事,我们成功了。如果当时我们害怕,或贪婪,或麻痹,或迷失方向,那么,问题肯定得不到圆满解决。
今天,伊斯兰世界正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伊斯兰觉醒运动如火如荼,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穆斯林渐渐觉醒了,渐渐站起来了。如今压制穆斯林民族不再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和在漫长的十九和二十世纪那样容易了。世界霸权主义对统治穆斯林各民族的企图早已破灭,因为,穆斯林觉醒了,他们捍卫伊斯兰的决心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坚定,更加奏效。伊斯兰觉醒在有的国家已转变成推翻独裁的革命,而且取得了成功。这只是伊斯兰觉醒的一小部分,代表不了整个伊斯兰觉醒,伊斯兰觉醒远远超出这一范围,具有更深刻的含义。
敌人非常害怕伊斯兰觉醒,所以,他们千方百计地设置障碍,竭力阻挠这一伟大运动。穆斯林的觉醒和纯正的伊斯兰运动早已使他们闻风丧胆,胆战心惊。敌人不担心那些“聚敛美元的伊斯兰”、“作恶享乐的伊斯兰”,没有群众基础和言行不一的伊斯兰,他们真正害怕的是实践的伊斯兰、行动的伊斯兰、人民大众的伊斯兰、托靠安拉的伊斯兰、坚信安拉的承诺“谁援助安拉,安拉必定佑助谁” 的伊斯兰。世界列强只要听到这样的伊斯兰,就会胆战心惊,“就像惊慌逃窜的驴,逃脱了一只狮子。” 所以,在他们的宣传媒体中找不到“伊斯兰觉醒”这几个字。但我们坚信,伊斯兰觉醒是千真万确的,是一场真实的、根基牢固的运动,而且正在迅速发展,敌人的伎俩绝不能使这场运动偏离其轨道。
当然,我们还必须认清伊斯兰觉醒运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在埃及、突尼斯、利比亚等发生的并取得胜利的运动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首先我们应当肯定,发生在这些国家的运动的确是伊斯兰运动,因为,我们可从整个运动中人民所高呼的口号中断定,这是一场伊斯兰觉醒运动,信仰伊斯兰的人民在推翻独裁政权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掀起这场运动的领导者和推动运动的人民群众不坚信伊斯兰教,就不可能在埃及和突尼斯形成强大的力量,不可能推翻穆巴拉克和本•阿里的腐朽政权。伊斯兰教在运动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参加运动的人民高呼伊斯兰口号,要求独裁下台,在独裁垮台后,穆斯林积极参与投票选举,选举具有政治头脑的穆斯林,这本身就能说明这是伊斯兰觉醒运动。在伊斯兰国家,只要举行自由的民主选举,人民只会投票选举穆斯林政治家。所有伊斯兰国家都是这样,因为,穆斯林觉醒了。
革命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目标不明确,就会出现迷茫和混乱。伊斯兰觉醒运动的最终目的是摆脱世界列强统治,建立伊斯兰体制。这是非常明确的。我们不要幻想,以美国为首的世界霸权主义会站在伊斯兰运动的一边,这是错误的想法。只要运动具有伊斯兰特色,只要是伊斯兰人掀起的,美国必定会竭尽全力地消灭这一运动,当然,在表面上,他们还是会面带笑容的。既然是伊斯兰运动,就必须与美国划清界线,别无选择。当然,我们不是说,针对美国发动战争,而是说,要看清美国和西方霸权主义的立场,要对他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否则就会坠入他们的圈套,蒙受他们的欺骗。
今天,世界霸权主义利用金钱、武器、科技统治世界,但他们的思想出现了空虚,没有引导世界的思想体系。世界霸权主义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为人类创造幸福的思想。但我们穆斯林拥有,我们有伊斯兰。当我们有思想,有计划,有目标,我们就能够跻身世界前列,霸权主义的武器、科技和金钱起不到任何作用。当然,并不是说这些东西一点儿作用也没有,在适当的时候会深入剖析,但最重要的,是我们有思想,有计划,有理论,我们知道应该怎么做。
我们要规划革命目标,其中最重要的目标是实践伊斯兰,把伊斯兰、伊斯兰思想、伊斯兰法律作为革命的轴心。列强对伊斯兰教进行大肆反宣传,说伊斯兰教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变化。在伊斯兰世界的确存在一些僵化、反动、没有教法演绎能力的所谓专家学者,他们虽然是穆斯林,却为敌人效劳。在我们周围,在一些伊斯兰国家类似的不乏其人,他们表面是穆斯林,但没有新思想,新观点,对伊斯兰和人类本身没有新的认识。伊斯兰是全人类的宗教,是所有世纪的宗教,伊斯兰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时期,但需要我们去挖掘和探索,提出符合时代发展、解决当今人类需求的新思想。有许多穆斯林学者不这样想,只知道怎样把别人断为“异端”和“库夫尔”,而把自己标榜为虔诚的穆斯林。所以,我们要把伊斯兰和伊斯兰思想作为运动的目标。
另一目标是建立新的体制。那些革命成功的国家,如果不建立新的体制,必定面临各种危险。在北非已有先例,早在六、七十年前的20世纪中叶,突尼斯爆发了革命,人民掀起了复兴运动,但由于没有建立新的体制,不仅导致革命失败,而且打着革命口号上台的人发生了180度的改变,站在了革命的对立面。这样的情形不仅在突尼斯发生过,在埃及、苏丹等国同样发生过。大约在1965年,或者是1966的,或者是1967年,我和几个朋友在马什哈德收听埃及阿拉伯之声广播,当时阿布杜•纳赛尔(埃及总统)、卡扎菲(利比亚总统)和尼迈里(苏丹总统)三人在一起谈论,当时,我们在马什哈德遭受独裁的压制,他们的激情言论令我们热血沸腾,那是一种享受。但纳赛尔去世后,谁座在了他的位子上?卡扎菲变成了什么样?尼迈里的情况更是众所周知的。那些革命最终发生了质的变化,因为它没有新的思想,没有建立新体制。所以,今天发生革命的国家,应建立新的体制,建立牢固的框架和基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争取人民的维护。不要让革命脱离人民,而是要满足人民的希望和诉求。国家真正的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如果得到人民的支持和维护,无论是美国还是比美国更强大的国家绝不敢说三道四。所以,国家一定要保护自己的人民,维护人民的利益。在这方面,大学教师、专家学者、开明人士、作家、诗人、宗教学者责无旁贷,尤其宗教学者的责任更大,因为,你们要向人民阐释伊斯兰,引导人们走正确的道路,告诉人们,谁是朋友,谁是敌人,怎样面对敌人。如果你们做到这点,国家永远不会动摇。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培养科技人才。伊斯兰国家必须发展科技。我早就说过,西方和美国之所以能够统治世界是因为他们拥有先进的科技,而且他们的财富也是通过科技得到的。当然,西方的一部分资产是通过欺骗、毁约和政治手段擢取的,但先进的科技给西方带来巨大的财富也是无可否认的。我们必须发展科技,俗话说:“知识是力量,谁得到它,谁就得天下,谁得不到它,谁就挨打。”所以,要鼓励青年一代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发展科技是完全可能的,我们伊朗不就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了吗?在革命前,我们在科技领域处于世界的最末尾,而今天,伊斯兰革命给我们带来了吉祥,我们凭借伊斯兰的光辉在科技领域突飞猛进,跻身世界第十六位。这是数月前一个权威机构得出的结论,该机构还预测,在未来十、一二年,伊朗在全球的科技创新发展指数将上升到一位数,据说将排第四名。完全有这个可能,因为伊朗的科技发展速度猛烈。尽管如此,我们在世界上还是比较落后,虽然我们的科技发展速度是世界科技发展速度的数倍,但我们仍处于落后状态。不过,我们坚信,只要持续发展科技,不久的将来,我们会走在前面。伊斯兰世界必须发展科技,我们具有这方面的潜能,我们有能干的青年一代,只要去挖掘这些潜能,总有一天世界的科技将掌握在我们穆斯林手中。为什么不会呢?我们为什么不怀有希望呢?或许三十年以后,伊斯兰世界就是科技的中心,到那时,世界各国都要到伊斯兰世界学习科学知识。这样的未来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志向,是否努力奋斗。只要我们坚持伊斯兰革命、恪守伊斯兰教导、巩固伊斯兰体制,这一切就很快会实现的。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团结。各位兄弟姐妹们!敌人手中最强有力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在我们中间挑拨离间,在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在不同的民族之间制造分歧,夸大什叶派和逊尼派的教派问题,他们为了让穆斯林兄弟同室操戈、互相残杀而不择手段。你们已经看到了,敌人不仅在伊斯兰国家,在那些革命刚刚取得胜利的国家制造教派纷争,而且还在其他国的穆斯林中间制造分歧。我们大家应当觉醒,要提高警惕,分清敌我,要明白伊斯兰世界的真正敌人是西方和美国,我们要擦亮眼睛,盯住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们在煽动,他们的间谍网在不停地运转,他们走到哪里,就破坏哪里。但是他们的阴谋是不会得逞的,他们的努力是徒劳的,我们在前进,伊斯兰世界在进步。
最后一个问题是巴勒斯坦问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犹太复国主义政权自诩是本地区最强大的势力,拥有最先进的武器。但在与加沙的八天战争中,该政权遭到了沉重打击。在停火时,是巴勒斯坦方提出停火条件。十年前,有人会相信这是真的吗?巴勒斯坦——不是整个巴勒斯坦,而是巴勒斯坦的局部加沙与以色列政权发生战争,而在停火时,是巴勒斯坦人提出停火条件,谁敢相信呢?我们要对巴勒斯坦人、哈马斯,以及在加沙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而努力奋战的所有人说:祝贺你们!衷心感谢所有巴勒斯坦奋战人士,你们奋斗了,努力了,坚忍了,“困难伴随着容易”,艰苦之后就是胜利,只要坚忍就能得到安拉的佑助。这是安拉的常道,今天在巴勒斯坦人民身上验证了,任何民族只要遵循这一常道都会得到验证。
令人遗憾的是,伊斯兰世界对在巴林发生的事件却保持沉默,归根结底,还是教派思想在作祟。只要哪里的人民站起来反对作恶的政府,就应当支持他们,而不能因为教派不同,比如巴林起来反抗的是什叶派就袖手旁观。所有教派观念都应放到一边。我们要认清谁是敌人,认清敌人使用什么工具,策划什么阴谋,从哪里向我们进攻?我们要以这样的态度去审视叙利亚问题,我们坚决反对穆斯林兄弟相互残杀,对此感到痛心。我们认为,把叙利亚拉入内战的人应对这场战争负责,把叙利亚引向毁灭,让叙利亚兄弟同室操戈的人才是罪魁祸首。叙利亚问题可以通过常规手段解决,人民的愿望不能利用暴力实现。
祈求安拉引导我们!祈求安拉使我们的努力充满吉祥!祈求安拉让穆斯林觉醒,以便创造辉煌和光明的未来!祈求安拉把慈悯和吉祥赐予伊斯兰民族!
公元610年由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创建了伊斯兰教。公元632年,穆罕默德去世后,他的信徒们在继承权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一派主张继承人应由穆斯林公社根据资历、威望选举产生。因而认为穆罕默德的门徒、由穆斯林公社推选的哈里法(政教合一的领袖,共四人)是合法继承人。拥护这个主张的穆斯林即后来的“逊尼派”。该派把穆罕默德早期追随者的言论和事迹编成一本书——《圣训经》,称为《逊奈》。“逊尼派”的名称即由此而来。目前,全世界伊斯兰教穆斯林90%属于这一派。他们广泛分布在西亚、北非的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并自称“正统派”。
另一部分人,主张世袭原则,认为穆罕默德的堂弟、女婿阿里做为合法继承人符合世袭原则。支持这一主张的穆斯林后来被称为什叶派。全世界10%的穆斯林属这一派。其中近一半在伊朗。什叶派否认逊尼派所拥戴的哈里法作为宗教领袖的合法性,称宗教领袖的最高领袖为伊玛姆,阿里为第一任伊玛目。此后,直到第12代伊玛目,均是阿里的嫡传子孙。
伊斯兰教是公元7世纪初由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的。伊斯兰在阿拉伯语中意为顺服,指顺服真主安拉的旨意。伊斯兰教内教派很多,有报道说多达70多个,但主要是两大教派:逊尼派和什叶派。
公元632年,穆罕默德去世,当时他没有留下遗嘱安排谁为哈里发,即继承人,也没有谈到以什么形式推选哈里发。按照阿拉伯人的传统,领袖是从部落上层有威望的人中推选的。然而穆罕默德所建的公社包括了许多部落,哪个部落有优先权呢?后经协商,先后推选阿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为前3任哈里发。
逊尼派全称为“逊奈与大众派”,阿拉伯语原意为“遵循传统者”。逊尼派是伊斯兰教中教徒最多的一个教派,占全世界穆斯林的90%左右。此教派的教徒主要分布在阿拉伯国家以及土耳其、印度、马来西亚等国。逊尼派虽然将其他不同信仰视为异端,却同时提倡求大同存小异,融合不同见解,努力调合真主的无限权威和人的责任这两个观念。
什叶派是伊斯兰教中仅次于逊尼派的第二大教派。“什叶”在阿拉伯语中意为“追随者”或者“派别”、“同党”。该派认为只有出身于哈希姆家族(即圣族)的阿里及其直系后裔才是穆罕默德的合法继承人,否认阿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前3任哈里发的合法性。目前该派主要分布在伊朗、伊拉克、印度、巴基斯坦、也门、叙利亚、黎巴嫩、阿富汗、土耳其、巴林等国。什叶派的主要支派是十二伊玛目派、伊斯玛仪派和栽德派。十二伊玛目派尊奉阿里及其直系后裔中的12人为伊玛目(阿拉伯语意为指导者),强调真正安拉的旨意必体现在某个人身上,特别强调这一特殊人物具有无比权威,而这位独特领袖就是救世救人的伊玛目,伊朗前宗教领袖霍梅尼就属于这派。
长期以来,伊斯兰教内什叶派和逊尼派两大派一直进行着激烈斗争,直到现在也没有停止。海湾地区是什叶派穆斯林集中的地区,但该地区除伊朗外全部是逊尼派掌权,什叶派一直在为争取改变这种不平等的政治权力分配而斗争。
伊朗和伊拉克之所以长期不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两大教派之争。伊朗的穆斯林绝大多数属于什叶派,而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虽占该国人口的55%,但不掌握国家权力,逊尼派处于领导地位。因此,历史上两派长期不和。伊拉克的什叶派受波斯文化影响深,同伊朗的什叶派认同感接近,而逊尼派则受阿拉伯文化影响较深。宗教因素再加上领土争端和民族矛盾,终于使两伊爆发了长达8年的战争。
在中东地区根据宗教进行权力分配的惟一国家就是黎巴嫩。在1943年独立前,黎巴嫩各教派达成协议,总统由基督教人士担任,总理由伊斯兰教逊尼派担任,议会议长由什叶派人士担任,部长和议员根据教派人数按比例分配。
逊尼派和什叶派是伊斯兰教的两个主要教派。逊尼和什叶都音译自阿拉伯语,前者意为“道路”,指在穆罕默德之后,接受艾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和阿里四大哈里发所确立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后者意为“追随者”,特指第四大哈里发阿里的追随者。
在伊斯兰社会的领导权问题上,逊尼派承认四大哈里发和以后的伍麦叶王朝、阿拔斯王朝以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哈里发的合法性;什叶派则认为只有阿里是穆罕默德的合法继承人,伊斯兰社会应该由阿里及其后裔领导,他们被尊称为伊马目。
在教义方面,什叶派将信伊马目作为基本信条之一,而逊尼派对此却不予承认。由于在伊马目的数目和人选上存在分歧,什叶派又分为不同支派。其中主流为十二伊马目派,此外还有伊斯马仪派、宰德派等非主流派。
在历史上,什叶派形成了包括大阿亚图拉、阿亚图拉和霍贾特伊斯兰在内的宗教学者等级制度,这在逊尼派里是没有的。什叶派规定信徒必须追随一位宗教学者,这使得高级宗教学者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目前,逊尼派约占世界穆斯林总数的90%,什叶派约占10%。什叶派占人口多数的国家包括伊朗、伊拉克、巴林和阿塞拜疆,在黎巴嫩、也门、土耳其、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叙利亚、阿富汗、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也有一定数量。
每年麦加朝圣期间,可见到一个有趣的特点,即什叶派信徒必然乘坐敞蓬(没有车顶的)巴士,而逊尼派则两种巴士不拘。
两派之间法律的区别
从法源角度来看,逊尼派公认四个法律源泉,即《古兰经》、圣训、公议和类比推理。而对什叶派来说,教法的根源只有三个,即《古兰经》、圣训和伊玛目的教法判决。
在具体的部门法当中,什叶派教法与逊尼派教法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遗产继承和婚姻制度两个方面。在继承法方面,什叶派以血亲的权力为基本原则,规定了三类顺位继承人,他们分别是死者的直系后裔和父母,兄弟姐妹及其后裔及祖父母,叔伯姨婶及其后裔。这一分配方式强调家族成员的利益,与逊尼派保留氏族成员的特殊继承权力的做法不同。另外,在什叶派的继承原则中,女性和母系亲属都按照女儿或姐妹的份额类推继承,而在逊尼派中,这些人只是最后的顺位继承人,因此,女性享有较为有利的继承权。在婚姻方面,比较引人注目的是什叶派的临时婚姻制度。临时婚姻,即“穆塔尔”(mut‘ah)是一种穆斯林男子与无配偶之女子事先约定期限的婚姻形式。双方在婚前立契约为据,规定时限和女方应得的彩礼。正式婚姻所附带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不完全适用于临时婚姻。比如,所生子女视为婚生子女,但是女方不享有赡养权和继承权。临时婚姻不为逊尼派教法所认可,而且当事人还可能面临私通的指控。但是,什叶派教法视这一做法为合法。
逊尼派
伊斯兰教主要派别之一。与什叶派、哈瓦利吉派、穆尔吉埃派并称为早期伊斯兰教的四大政治派别。全称“逊奈和大众派”,被认为是伊斯兰教的正统派。人数约占全世界穆斯林的90%;中国穆斯林绝大多数属于该派。
形成
656年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被刺后,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对阿里继任哈里发表示不满。双方为争夺哈里发的职位爆发了隋芬之战。阿里在获胜的情况下,接受对方提出以《古兰经》裁判的和谈建议,从而出现了既反对穆阿维叶又反对阿里的哈瓦利吉派。
661年初,阿里被哈瓦利吉派刺杀后,穆阿维叶取得了哈里发的职位。因此,围绕着哈里发问题的激烈争论,又形成了什叶派和穆尔吉埃派。什叶派不承认前三位哈里发和穆阿维叶作为哈里发的合法性。穆尔吉埃派对此则持温和态度,主张哈里发问题应“推延”到后世由安拉裁决。而多数人则承认四位哈里发的合法地位,但对穆阿维叶担任哈里发职位一事,既不表示反对,也不表示承认。他们除尊崇《古兰经》外,还特别强调以圣训为立法、立论的依据,故被称为遵守“逊奈”(圣训)的人们,即逊尼派。嗣后,该派在同哈瓦利吉派和什叶派的斗争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政治思想体系,以后又在同穆尔太齐赖派的长期论争中,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神学、哲学和教法学体系。从而使初期的政治派别,转而成为宗教的派别。
社会基础
据史学家巴格达人赫蒂卜《派别分歧》一书的观点,逊尼派主要由八个方面的社会力量构成:
①通晓一神论、先知的使命、预许与警告、赏与罚的律例以及通晓伊玛目与领袖的条件等学问的人;(注:逊尼派中伊玛目一词,完全没有什叶派中的宗教领导的含义,逊尼派一般用伊玛目一词称呼教义学、教法学、圣训学、经注学、哲学等领域的高级学者,以及各伊斯兰学派的思想、理论奠基人和其中的权威学者。因此,在历史上逊尼派内部有很多阿訇被称为伊玛目。)②在教法学方面坚持以教法学家的意见为立法原理的“意见派”和主张以圣训为立法依据的“圣训派”,这部分人中还包括主张按《古兰经》字面意义解释法律的查希里耶学派的学者;③精通圣训及其传述系统,并能辨别其真伪的圣训学家;④在文学、语法和辞法学方面坚持语言学大师们学说的库法学派、巴士拉学派的学者;⑤通晓逊尼派对《古兰经》的读法和注释的人;⑥主张听、视、心是人们辨别善恶的总中枢的苏非派修道者;⑦保卫穆斯林国土和尊严及逊尼派主张的卫士们;⑧各伊斯兰国家中坚持逊尼派各种主张的一般群众。
政治主张
坚持哈里发必须经过协商选举产生。但需具备五个方面的条件:①古来什族;②成年男子;③身心健康;④公正,有勇气、魄力以及有保卫领土所需要的其他性格特点;⑤为穆斯林所爱戴,并举行了臣服的仪式。哈里发在管理国家方面有如下的权力:保卫伊斯兰信仰和领土(特别是麦加和麦地那两大圣地);必要时宣布圣战;任命国家官员;征收赋税,管理公共基金;讨伐叛逆;执行法律等。
神学思想
四大哈里发时期,国家版图扩展到叙利亚、伊拉克、波斯和北非等地。为了在被征服地区确立伊斯兰教的信仰,严格按经、训原则办事,以艾什尔里为代表的逊尼派教义学家针对穆尔太齐赖派的学说,进一步阐述了安拉的本体与德性、《古兰经》的无始性和前定与意志自由等问题,从而为该派信仰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①安拉的本体与德性。认为安拉是宇宙间唯一的主宰,安拉的本体是第一性的,其德性是第二性的。本体和德性都是无始的、永存的。安拉的存在不同于万事万物的存在,他虽具有种种真实的德性,但决不与人同形、同性。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安拉创造的,它们仅仅是一些实体和“偶性”,而不具备安拉的种种德性。
②《古兰经》的性质。认为《古兰经》是最高、最神圣的天经,是安拉的言语,是天使按照原型口授给穆罕默德的。它不是被造,而是无始和永存的。内在的启示并不寓于穆斯林的书、心、口、耳之中。
③前定与意志自由。既承认安拉的前定,又承认个人有意志自由。认为安拉周知万物,过去和未来的事件完全在安拉的洞察之中。任何人和物都是安拉所创造的,因而人类的意志自由是在万能的安拉的意志下选择的,人能够掌握自己的行为,只是因为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强制与自由之间发挥作用的。
این مسجد در قرن چهاردهم در بیست و پنجمین سال حکومت سلسله مینگ ساخته شد. از قرن چهاردهم تا کنون این مسجد چندین بار بازسازی شده است. قسمت اعظم ساختمانی که امروز وجود دارد از زمان سلسله مینگ و کوئینگ از قرن هفدهم و هجدهم باقی مانده است.
این مسجد روی زمینی به ابعاد ۴۸ در ۲۴۸ متر ساخته شده و محدوده دیوارهای آن فضای ۱۲ هزار متر مربعی را احاطه کرده است. برخلاف بسیاری از مساجد چین این مسجد نمایی شبیه یک معبد چینی دارد: حیاطهای تو در تو در یک محور طولی با عمارت معبد مانند آن که برای کاربرد اسلامی تطابق یافته است.
برخلاف یک معبد بودایی محور بزرگ مسجد جامع شیان از شرق به سمت غرب رو به مکه ساخته شده است. پنج حیاط تو در توی آن هریک دارای یک عمارت درگاه است که نمازگزاران را به شبستان اصلی در طرف غربی ساختمان اصلی هدایت می کند.
این مسجد به خاطر معماری و قدمتی که دارد به یکی از جاذبه های گردشگری چین تبدیل شده است.
حیاط اول این مسجد دربرگیرنده یک طاق چوبی ۹ متری است که با کاشیکاریهای خیره کننده قرن هفدهمی پوشانده شده است.
در مرکز حیاط دوم یک طاق سنگی با دو ستون اطراف آن قرار دارد. در یکی از ستون های آن خوشنویسی از یک خطاط مشهور از سلسله دانگ قرار دارد و در ستون دیگر خطاطی از سلسله مینگ هنرنمای کرده است. این خطاطی ها به علت ویژگیهای بسیار قدرتمند خود به عنوان یکی از بزرگترین گنجینه های هنر خوشنویسی چین درنظر گرفته می شود.
در محوطه ورود و سومین حیاط سالنی قرار دارد که در آن ستونهای بسیاری از دوران باستان قرار گرفته است.
در چهارمین حیاط مجسمه یک ققنوس قرار داشته و عمارت اصلی مسجد که دربرگیرنده شبستان اصلی قرار دارد. این شبستان ظرفیت یک هزار نفری دارد.
با فاتحه ای برای آمرزش روح این مرحومه
"یائو جی ده" ایران شناس شناخته شده و نیز رییس مرکز ایران شناسی دانشگاه یون نان است. وی در سی سال گذشته همواره سرگرم پژوهش در زمینه ی سیاسی، اقتصادی، اجتماعی، فرهنگی، مذهبی و ... بوده است. آثار وی در حیطه ی ایران شناسی از شهرت و اعتبار عالی جهانی برخوردار است. اما چگونه و به چه دلیل این شخصیت پژوهش های خود را درباره ایران آغاز کرده است؟
مصاحبه خبرنگار رادیو با استاد یائو جی ده
وی در گفت و گوی اختصاصی با خبرنگار بخش پارسی رادیو بین المللی چین در این مورد توضیح داد: "قصه ی انتخاب این زمینه پژوهشی من، قصه ای طولانیست. مادر من مسلمان است و جد پدری من به نوادگان سید اجل عمر شمس الدین می رسد. عمر شمس الدین از مردم بخارا بود. منطقه ای که در قدیم به بخشی از سرزمین پادشاهی پارس تعلق داشت. به این ترتیب می توان گفت نیمی از اصل و نسب من از ایرانیان است."
وی ادامه داد: "در واقع عمر شمس الدین سی و یکمین نواده پیامبر اسلام حضرت محمد(ص) بود. به همین سبب، هنگامی که در ایران می گویم نسب من به خانواده عمر شمس الدین می رسد، مردم محلی بسیار به من احترام می گذارند. همه این ها سبب شده تا من از کودکی به ایران علاقه ای ویژه داشته باشم. هر بار هم که به ایران سفر می کنم احساساتم به این کشور و مردمش افزایش می یابد."
در مسجد کاشان در روز عاشورا
پژوهش های استاد یائو جی ده در سی سال گذشته بیشتر پیرامون دین اسلام، تاریخ مبادلات شرق و غرب به ویژه چین و ایران در جاده قدیمی ابریشم بوده است. وی پس از این پژوهش ها متوجه شد که بیش از 300 کلمه پارسی هم اکنون در میان گفتار مسلمانان چینی رایج است که بیشتر آن ریشه در کلمات عربی دارد.
چین و ایران دو کشور باستانی در قاره آسیا هر دو دارای پیشینه ای طولانی و تاریخ و تمدنی غنی هستند. در دوران باستان، این دو کشور با جاده معروف ابریشم که از شرق تا غرب امتداد داشت و خطوط دریایی ای که از دریای چین به خلیج فارس کشیده می شد، با یکدیگر پیوند می یافتند. از این رو، پیشینه دوستی دیرینه و عمیق چین و ایران به بیش از دو هزار سال می رسد.
با دانشجویان زبان چینی در تهران
وجود هزاران نفر ایرانی که به دلایل مختلف وارد سرزمین چین می شدند، چه آن ها که به مقام وزارت یا دیگر مقام های عالی می رسیدند و چه بازرگانان و مبلغین مذهبی، همه سعی در اشاعه فرهنگ و زبان پارسی در چین داشته اند و باید گفت که در این امر بسیار موفق بوده اند.
استاد یائو جی ده در گفت و گوی خود تشریح کرد: "جاده قدیمی ابریشم در گذشته در مبادلات فرهنگی بین شرق و غرب به ویژه چین و ایران نقشی مهم ایفا کرده است، ولی اکنون مبادلات فرهنگی بسیار عقب مانده تر و کم تر از مبادلات اقتصادی و تجاری میان دو کشور است. من به عنوان فردی نیمه ایرانی و دانشمند در این مورد موظفم با تلاش خود و با جمع آوری منابع مختلف ایرانی و چینی، همراه با تلاش برای افزایش درک متقابل مردم دو کشور، مبادلات فرهنگی چین و ایران را به سطحی بالاتر افزایش دهم. مبادلات بین محافل آکادمی چین و ایران زیاد نیست. با این حال مرکز ایران شناسی دانشگاه یون نان در این زمینه از دیگر ارگان ها فعال تر است، بر همین اساس این مرکز همواره مورد توجه و پشتیبانی سفارت ایران در چین قرار می گیرد."
مهمانی در خانواده کرد نشین در کرمان
وی افزود: "من سال ها در ایران زندگی کرده و همچنین به 27 استان ایران سفر کرده ام. احساسات من نسبت به این کشور بسیار است. گرچه متاسفانه فرهنگ و تاریخ درخشان چین و ایران به عنوان دو کشور کنهسال در مسیر جاده ابریشم و تاثیر مهم فرهنگ این دو کشور کهن برای تمدن جهان، امروزه از سوی مردم رو به فراموشی گذاشته است. ما به عنوان دانشمند در این زمینه موظفیم از طریق تلاش های خود، جاده ابریشم فرهنگی را احیا و شکوفا کنیم.
در این راستا برای پیشبرد مبادلات فرهنگی بین ارگان های اکادمی دو کشور، دانشگاه یون نان تلاش های فراوانی انجام داده است. برای نمونه، در ماه مارس سال 2007 با همکاری رایزن فرهنگی سفارت ایران در چین نخستین سمینار بین المللی ایران شناسی برگزار شد. سال 2011 نیز همراه با دانشگاه بین المللی مصطفی خمینی نشست بین المللی گفت وگوی تمدن ها ترتیب داده شد.
دانشگاه یون نان برای پیشبرد و فراهم ساختن فرصت گفت و گوی مستقیم بین دانشمندان دو کشور، فعالیت هایی مختلف در نظر دارد. استاد یائو جی ده در این زمینه گفت: "در نظر داریم تا در سال آینده با همکاری دانشگاه بین المللی مصطفی خمینی ایران، دومین نشست
بین المللی گفت و گوی تمدن ها را برگزار کنیم. موضوع این نشست "اصول اخلاقی اسلامی و اصول اخلاقی کنفوسیوس چین" است. در نظر داریم حدود ده نفر از ایران شناسان سرشناس چین را برای شرکت در این نشست دعوت کنیم و پس از پایان برنامه نیز مجموعه ای از آثار شرکت کنندگان را به عنوان نتیجه این نشست به دو زبان چینی و پارسی به چاپ برسانیم."
بازدید از آرامگاه حافظ
از نظر استاد یائو جی ده، گفت و گوی مستقیم، بازدید از دو کشور و افزایش مبادلات بین دانشمندان دو کشور برای انجام پژوهش بسیار مهم است. به گفته این استاد دانشگاه، اگر یک پژوهشگر ایران شناس، برای انجام تحقیقاتش به آن کشور سفر نکند، نمی تواند به طور کامل و منطقی پژوهش داشته باشد. چرا که سفرهای یک محقق بر پژوهش هایش تاثیری عمیق خواهد داشت.
وی دراین مورد این چنین ادامه داد: در طول زندگی ام در ایران، از نزدیک با این کشور آشنا شده و نیز از بسیاری اماکن تاریخی و فرهنگی مانند تخت جمشید، یزد، کرمانشاه و همچنین سه مکان قدیمی زرتشت بازدید کردم. این بازدیدها درک و آگاهی من را نسبت به ایران و ملت آن افزایش داد. تاثیر تجربه زندگی در ایران بر تحقیقات من جایگزین ناپذیر است. من همواره تاکید می کنم که یک پژوهشگر ایران شناس می بایستی برای انجام تحقیقات خود به این کشور سفر کرده و از نزدیک مسایل را لمس و حس کند. باید به این باور رسید که حقیقت با تصور فاصله ی بسیار دارد."
دیدار با شاعر معروف کاشان
پل مبادلات فرهنگی میان دو کشور زبان است. استاد "گائو" یکی از اساتید پیشین زبان چینی در دانشگاه تهران در این زمینه بیان کرد: زمانی که به عنوان استاد در دانشگاه تهران مشغول پژوهش بودم، حدود شش ماه به یادگیری زبان پارسی پرداختم. علاوه بر این، شش ماه از سال را در دانشگاه شهید بهشتی به تدریس زبان چینی پرداختم. این تجربه سبب شد تا من به اهمیت زبان در انجام پژوهش ها پیرامون ایران پی برده و نیز به نقش زبان در مبادلات فرهنگی دو کشور پی ببرم. در داخل ایران، شمار زیادی از مردم به یادگیری زبان چینی علاقه مند هستند. برای پاسخگویی به این نیازها، دانشگاه تهران به من پیشنهاد داد تا با همکاری یکدیگر موسسه کنفوسیوس را در ایران تاسیس کنیم.
استاد یائو با اشاره به روند تاسیس موسسه کنفوسیون در ایران گفت: سال 2005 هنگامی که از ایران به چین بازگشتم، پیشنهاد دانشگاه تهران را به رییس دانشگاه یون نان مطرح کردم. وی به من دستور داد تا هرچه زودتر این فعالیت انجام شود. سال 2007 این دانشگاه با دانشگاه تهران توافق نامه ای را به امضا رساند و تا پایان سال 2008 تدریس زبان چینی در دانشگاه تهران آغاز شد. در آن زمان، ما 4 کلاس داشتیم و تعداد دانشجویان به 70 نفر می رسید. این گروه از دانشجویان پس از فارغ التحصیل شدن، به تدریس این زبان، ترجمه کتب یا فعالیت هایی دیگر مربوط به مبادلات فرهنگی میان دو کشور مشغول شدند.
با وجود گروهی از دانشمندان چینی و ایرانی که به زبان چینی و پارسی تسلط دارند، مبادلات فرهنگی میان دو کشور روز به روز بیشتر و عمیق تر می شود. این نیز نقشی مهم در افزایش درک مردم دو کشور ایفا کرده است.
伊斯兰革命领袖会见了伊朗空军指挥官、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他指出,干涉别国内政的列强们是阻碍地区国家发展与独立的障碍。
据伊斯兰革命领袖办公室新闻网站消息,2月8日正值伊朗空军“建军节”之际,今天(周六)早晨伊斯兰革命领袖大阿亚图拉哈梅内伊在伊玛目霍梅尼陵园会见了伊朗空军指挥官、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他说,列强们企图使地区人民认为,他们的独立与发展是相对立的。但是这些错误的言论是由那些干涉别国内政的列强们编造和炮制的。
伊斯兰革命领袖认为,“独立口号”与“自由口号”都是伊斯兰革命最重要的口号之一。他表示,在新殖民主义时代,干涉别内内政的列强们企图让各国的独裁者们掌握政权。
大阿亚图拉哈梅内伊指出,独立并不意味着与全世界交恶。独立就是抵制那些干涉他国内部事务的列强。因为列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牺牲一个民族的名誉与尊严。伊斯兰革命领袖说,能够保障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独立的就是旗帜鲜明地坚持革命原则和价值观。
他指出,伊斯兰体制长存的秘诀就是旗帜鲜明地坚持革命原则和价值观。这是伊玛目霍梅尼的教导。
伊斯兰革命领袖说,美国负责人对我们国家的负责人说,他们没有改变体制的打算。他们这是在说谎,因为如果他们有能力的话,他们对此不会有半点犹豫。但是他们没有能力。因为伊斯兰体制是建立在人民的信仰、友爱和团结一致的基础之上。
大阿亚图拉哈梅内伊认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是建立在人民的信仰、友爱和团结一致的基础之上。他表示,伊朗历11月22日将目睹到伊朗人民纷纷走上街头,异口同声高声呐喊。伊朗人民知道他们取得成功的秘诀就是顽强抵抗。伊朗人民的安全道路就是国家强大的体现。
希吉莱历三月十七日(公历3月4日星期四)是先知穆圣和第六位伊玛目萨迪格(愿主福安之)的诞辰。
希吉莱历三月十七日(公历3月4日星期四)是先知穆圣和第六位伊玛目萨迪格(愿主福安之)诞辰的吉日,他们的光辉历史和高贵品德﹐永远照耀着全世界,指引着世人。
世界各地的穆斯林以各种方式庆祝圣纪佳节,伊朗各地的穆斯林也隆重庆祝了这个吉祥的日子。什叶派和逊尼派学者在伊朗伊玛目贾法尔•萨迪格学院参加了庆祝穆圣和伊玛目萨迪格诞辰的仪式。该活动组织人大学者阿巴斯•丹尼史讲到:“我们庆祝这个吉祥的日子,旨在加强我们穆斯林彼此之间的团结,促进我们的统一。”
正当伊朗人民度过历史上最黑暗和最艰难的时期时,几乎所有为拯救国家的历史经验和民族运动都遭到了失败。然而伟大的真主通过公正的领袖、教法学家和灵智学家的出现而支持伊朗人民并使伊朗人民获得尊严。当时,世界殖民主义者对伊朗的资源进行大肆掠夺,伊玛目霍梅尼通过自己的英明领导而挫败了敌人们的阴谋诡计。伊玛目霍梅尼领导伊朗人民不仅推翻了2500年的君主制政权,而且还使世界霸权主义体制面临严峻挑战。伊朗历11月12日是开始纪念伊朗人民斗争历史上伟大事件的日子,这一天是一个永久的记忆,伊朗伊斯兰革命的伟大舵手伊玛目霍梅尼在经历15年的流放生活之后返回祖国。在伊玛目霍梅尼返回伊朗10天后,伊朗伊斯兰革命取得了胜利。但是伊玛目霍梅尼的领袖特点是什么?是什么原因使伊朗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对伊斯兰世界产生影响?
建立伊斯兰政权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使社会向着伊斯兰模式的方向转变,二是使人类获得真主代理者的地位。实现这一目标不是一个管理者或是一个非宗教领袖的责任。在伊斯兰思想中,领袖应当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伊斯兰学家,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立伊斯兰政权时期都应当是社会最关键的需要。伊玛目霍梅尼是一个非常具有理智、谦逊、警惕、果断、冷静和虔诚的人。他明辨是非具有钢铁般的意志,物质和肉体的诱惑都不能击倒他虔诚的意志,他战胜了自己的种种私欲。
伊玛目霍梅尼对世间万物其中包括今世、后世、人类和创造的目的所持的观点是他最重要的特点。在伊玛目霍梅尼看来,今世以及与今世相关的一切只有在确保人类能够接近真主和确保人类后世幸福的情况下才具有价值。伊玛目霍梅尼认为,真主拥有绝对的权力。因此他曾多次强调指出,你们叫我服务员,不要叫我领袖。与此同时,伊玛目霍梅尼基于这一天启观点认为,人类是高尚的存在物,并且具有尊严。他对全世界人民领悟真理之路持乐观态度,因此,他深信人民旗帜鲜明和保持觉醒。
正确认识和现实看待伊朗人民的特点也是伊玛目霍梅尼的领袖特点。伊玛目霍梅尼在接受埃及著名记者希格尔采访时说,我了解人民,我知道他们心里想什么且想说什么。我知道他们心里装着什么。我了解国家的每一寸土地。我亲眼目睹了半个世纪的局势变化,我认为这一切都源自于人民的害怕。
除了正确的认识伊朗人民的条件,伊玛目霍梅尼还非常了解敌人和他们的侵略方式。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他认为,各民族人民的主要敌人是美国。他指出,世界应当知道,伊朗人民和穆斯林各族人民遭遇的每一次磨难都源自于美国。伊斯兰政府的不幸源自于外部势力和美国对他们命运的干涉。
伊玛目霍梅尼认为,不与压迫和腐败的强权主义国家达成妥协是众先知留下的珍贵遗产。他说,那些给我们制造困难的人用物质的眼光来看待所有事物,或者是他们不知道伊斯兰众先知是怎样与压迫者作斗争的。与压迫者妥协就是对受压迫者进行压迫,与强权主义国家妥协就是对人类进行压迫。
基于这一思想,伊玛目霍梅尼绝对不会屈服于西方的居心叵测者尤其是美国。他呼吁人民顽强地屹立在霸权主义面前。伊玛目霍梅尼说,我对全世界诚恳的宣布,如果世界霸权主义者想要站在我们的对立面,那么我们也将站在他们的对立面。
如果不加强史诗、勇敢和抵抗精神,那么一个领袖在面对压力和威胁时不屈服,在面对压迫时不妥协是不可能的。伊玛目霍梅尼是勇敢和抵抗领袖的完美楷模。伊玛目霍梅尼说,指主发誓,我从不畏惧。他还强调指出,我已做好准备为保护穆斯林而献出生命。强权主义国家及其走狗不要忘记,只要霍梅尼活着,那怕只剩我一个人,我都将继续进行在与不信道者,多神教徒和无神论者作斗争的道路上。在真主的佑助下,世界霸权主义者和主张压迫的投降分子的美梦将会化为泡影。伊玛目霍梅尼认为,史诗和勇敢是社会实力强大的因素。他认为,伊斯兰世界在面对压迫者的扩张政策时表现出的软弱无能是因为穆斯林缺乏坚强和史诗般的精神。伊玛目霍梅尼呼吁伊斯兰世界学者和思想家在从霸权主义者手中拯救人类的道路上通过自己的言论、毛笔和行动消灭虚假的恐惧。
伊玛目霍梅尼在伊斯兰伟大先知穆罕默德的思想的熏陶下认为,弱者尤其是穆斯林不应当为获得尊严和幸福而期望得到霸权主义者的帮助。他认为,拯救之路是依靠真主、受压迫者相互间保持团结和进行抵抗。他就此问题强调指出,他们以为资本家和有钱人在劝告下会加入抵抗战士的行列或是对他们提供帮助。斗争和幸福、起义和享乐、寻求今世和后世是两个问题,它们绝对不会聚在一起。
认真关注伊玛目霍梅尼的生活方式可以发现,他在行动中在多大程度上遵守伊斯兰传统。他在担任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领导人的8年中生活俭朴和不贪恋今世的表面生活令所有人感到惊讶。除此之外,伊玛目霍梅尼为人谦虚也是他的特点之一。他一直以来表示,人民是自己恩惠的守护人,并对他们的无私奉献表示赞扬。伊玛目霍梅尼曾说,我亲吻你们(人民)的手。他从来不认为取得的节节胜利与他有关,他认为这是真主的恩赐。他教导人民不要因取得胜利而骄傲自满,应当感谢真主。
今天,伊斯兰觉醒运动为取得最终胜利和革命果实就需要寻求像伊玛目霍梅尼那样的领袖。一个合格的领袖除了要正确和公正的认识伊斯兰教的方方面面,而且还要具有引导人类走向正道的能力。要动员人民保持团结和与压迫作斗争。毫无疑问,缺少这样的领袖对于穆斯林人民革命来说是最大的威胁。相反,拥有这样的领袖,人民在与压迫、独裁统治、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作斗争时才能保持团结同心同德。
|
حقیر عسگر آقایی درگذشت عالم عارف شاگرد عالم و عارف بزرگ حاج آقا رحیم ارباب حضرت آیت الله شیخ محمد ربانی امام جمعه خوراسگان را به پیشگاه مقدس حضرت ولی عصر ارواحنا فداه، رهبر معظم انقلاب (مدظله العالی)،مراجع عظام و علمای اعلام و طلاب بزرگوار ،مردم متدین خوراسگان و اصفهان و خانواده محترم آن مرحوم تسلیت می گویم و از درگاه خداوند منان علوّ درجات آن عالم عامل که مظهر علم و تقوا بود را مسئلت دارم.
..............................................
آیتالله شیخ محمد ربانی خوراسگانی، فرزند آیتالله حاج میرزا عبدالرحیم ربانی، عالم بزرگ اصفهان و امام جمعه خوراسگان، ظهر امروز در سن ۹۲ سالگی به دلیل کهولت سن در اصفهان درگذشت.
وی از شاگردان آیتالله ارباب و همنشین آیتالله شمسآبادی به شمار میرفته و از سابقهدار ترین ائمه جمعه کشور بوده که از ابتدای انقلاب به حکم امام خمینی(ره) به این عنوان انتخاب شد.
در دوران پیش از انقلاب نیز نماز جمعه آیتالله ربانی خوراسگانی، پایگاه مبارزه با رژیم ستمشاهی به شمار میرفته است.
نزدیک به ۲۰ نفر از نزدیکان آیتالله ربانی خوراسگانی در جنگ ۸ ساله ایران مقابل عراق، به مقام شهادت نائل شدند.
قرار است پیکر آیتالله ربانی، پس از تشییع در امامزاده ابوالعباس خوراسگان اصفهان به خاک سپرده شود.
به گزارش ايسنا؛ بر اساس اعلام خانواده آیتالله ربانی، مراسم تشییع پیکر آیتالله شیخ محمد ربانی خوراسگانی، از علمای اصفهان و امام جمعه خوراسگان، صبح پنجشنبه از ساعت ۸ صبح، از مقابل مسجد امیرالمومنین(ع) و به سمت امامزاده ابوالعباس خوراسگان برگزار میشود.
وی اضافه کرد: مقام معظم رهبری در این دیدار راجع به ترانه «مرگ بر آمریکا» فرمودند که ترانه مرگ بر آمریکای شما، مرگ بر آمریکای سال ۹۲ بود؛ شنیدم که به این کار زیاد حمله کردند، بگذار حمله بکنند که اگر حمله نمیکردند باید عزا میگرفتید؛ شما هم دلسرد نشوید و یکی دیگر هم بسازید.
زمانی ادامه داد: من با توجه به تشویق مقام معظم رهبری، کار «گزینههای روی میز» را ساختم و دوباره به این بهانه خدمت حضرت آقا رسیدم.
诞辰 快乐,
诞辰 快乐
希吉莱历三月十七日(公历3月4日星期四)是先知穆圣和第六位伊玛目萨迪格(愿主福安之)的诞辰。 希吉莱历三月十七日(公历3月4日星期四)是先知穆圣和第六位伊玛目萨迪格(愿主福安之)诞辰的吉日,他们的光辉历史和高贵品德﹐永远照耀着全世界,指引 着世人。 世界各地的穆斯林以各种方式庆祝圣纪佳节,伊朗各地的穆斯林也隆重庆祝了这个吉祥的日子。什叶派和逊尼派学者在伊朗伊玛目贾法尔•萨迪格学院参加了庆祝穆 圣和伊玛目萨迪格诞辰的仪式。该活动组织人大学者阿巴斯•丹尼史讲到:“我们庆祝这个吉祥的日子,旨在加强我们穆斯林彼此之间的团结,促进我们的统一。”
![]() 2月13日,国家级5A级景区天津古文化街游客摩肩接踵。(刘东岳 摄)
2月13日,国家级5A级景区天津古文化街游客摩肩接踵,一位小朋友在家人肩头畅游古街。(刘东岳 摄)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春节期间,天津各大旅行社将接待来自欧美、日韩等国家、天津周边及国内各地旅游团队350余个。各地游客通过乘坐飞机、高铁等形式涌入津门,在津城观新景、赏民俗、品美食、购年货,尽享节日欢乐。同时据天津市旅游局统计,春节黄金周前4天全市共接待中外游客199.72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
第十位纯洁的贵人(第八位伊玛目) 阿里.本.穆萨(愿主喜悦他)
母亲: 娜吉姆
称号:里达
绰号:阿布.厄勒-哈三
生日: 他伊历148年11月11日在麦地那出生.
去世: 他伊历203年被毒害生亡.他被葬在马什哈德的伊朗境内.
伊玛目里达(原主喜悦他)在伊历148年11月11日生于麦地那
伊玛姆里达在其父去世后,就承担起了“伊玛姆”这一重任,他也象他父亲一样,知识渊博,随时都在为引导人们、拯救人们和反对压迫做着不懈的努力。值此吉庆的日子,我们再次向世界穆斯林和所有热爱和平的人表示衷心的祝贺。
宰牲节的礼拜
马蒙是阿巴斯王朝的一位聪明能干的哈里法,在挫败他的兄弟阿敏后,登上了哈里法的宝座。他现在还在麦鲁的地方就迫不急待地写信到麦地那让人把伊玛目里达召来,伊玛目左推辞右推辞不愿见马蒙,而马蒙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连续不断地写信召见。最后,伊玛目里达无耐只好动身前往麦鲁去见马蒙。
原来马蒙请伊玛目里达来的目的是建议让他做哈里法。其实伊玛目里达早就知道马蒙这样做是出于政治利益,所以不愿接受这一要求。
一方坚决要求,一方坚决不愿意,双方争执了两个月,最后,马蒙又提出让伊玛目里达做他之后的哈里法继承人的建议。伊玛目放了条件,只做名义上的哈里法继承人,不负责任何事务,也不干涉任何事务,马蒙也接受了这些条件。
于是,马蒙要求人们向伊玛目宣誓效忠,通告所有的城市并下令在金币上打印伊玛目里达的名字,在演讲时必须赞颂伊玛目。
当宰牲节来临时,马蒙派人告诉伊玛目,叫伊玛目带领人们礼节日拜,以便让人们相信伊玛目里达的确是哈里法的继承人。伊玛目回话说,我与你已经缔约,我不参与任何正式的工作,因此我不能接受你的要求。
马蒙回话道:“叫你去领拜是要让人们确信你是哈里法的法继承人。”在马蒙的一再坚持之下,伊玛目说道:“我不去比较好,如果非要我去,那么我要象先知和阿里做宰牲节的拜那样率领人们礼拜。”
马蒙说:“随你的便,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在宰牲节的那天早晨,骑士和贵族按照当时的习惯都穿着华丽的衣服骑着马来到伊玛目里达的门前准备与伊玛目一起去参加礼拜。人们也站在大街小巷等待观看这位未来哈里法的继承人骑着马去礼拜时的威风,甚至有些女人站在房顶上等着从近处看一看伊玛目的威风。大家都在等待着观看由谁去开伊玛目的房门,伊玛目是怎样骑着马威风凛凛地出来。
然而,正如与马蒙缔约的那样,伊玛目里达只按照先知所做的那样去做,而不按照一些哈里法们所做的那样去做。
因此,他一大早就起来做了大净,把白色的缠头裹在头上,把缠头的一端放在前面,另一端放在肩上,赤着脚,并把长袍卷得高高的,他命令他手下的人象他一样做。然后,他手中拿着一根头上有铁的拐杖,从家中走了出来。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在宰牲节这一天要高声念:“真主至大,真主至大。”
大家和伊玛目一起念着“台克比尔”,在念的时侯,人们的情绪非常激动,他们念诵赞词的声音响彻云霄,传遍大街小巷。伊玛目在门前站了一会儿念道:“真主至大,真主至大,真主至大,他引领了我们,真主至大,他把牲畜赐给了我们,感赞真主,他考验了我们。”
所有的人们异口同声地高声念着这一段赞词,边念边流着眼泪,大家的激情达到了顶峰。而那些国王的骑士和官兵们穿着华丽的衣服和节日的盛装骑在马上,脚上套着长筒靴,他们以为,哈里法的继承人一定会穿着国王般的华丽衣服,骑着马从家中出来。当他们看到伊玛目里达穿着简朴的衣服时,深受感动,便随着人们一边流泪一边高声念着赞词,他们从马上下来,并用刀迅速把靴带割断,赤着脚与人们走在一起。
没过多久,麦鲁城一片哭声,一片激情。伊玛目每走十步,便停下来念四遍“台克比尔”,人们也和他一起流着泪情绪高昂地念着“台克比尔”。人们所期待的节日上的那种威风凛凛一扫而光,人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情绪高昂地向礼拜广场走去。
此情此景传到了马蒙的耳中,他的亲信对他说,如果再如此下去,不要多时阿里•本•穆罕默德就到达礼拜的广场,他们有可能起来闹事。马蒙这时感到非常惊慌,马上派人到里达面前对伊玛目说:“请你不要带领人们礼拜了,我们担心你会有所伤害。”伊玛目要回他的大袍和鞋子,穿上就回家了。他说:“我一开始就对你们说,不要让我带领人们礼拜。
先讲价后做工
有一天,苏莱曼•本•扎尔法与伊玛目•里达一起外出,到日落西山时,苏莱曼要回家去,伊玛目对他说:“今晚就到我家去吧!”苏莱曼便答应了伊玛目的邀请,与伊玛目一起回家了。
伊玛目看到他的仆人们正忙着栽花,忽然,他看到一个陌生人与他们一起栽花,便问道:“他是谁?”他的仆人回答说:“他是我们今天请来的劳工,帮我们栽花。”
“很好,你们确定他的工价了吗?”
“没有,但是我们一定会让他满意的。”
伊玛目听到这话后,脸上显得很不高兴,苏莱曼上前道:“何必这样呢?”
伊玛目说道:“我常常告诉他们,不把工价确定好,就不要把人家叫来干活。首先讲好工价,然后再叫人家来干活。如果确定了工价,在干完活后你多给他点钱,他会非常感谢你的,并与你建立友好关系。如你不多给他钱,他也不会向你多要,也不会嫌你给的钱少;但若你没有确定好工价,做完活后,你无论给他多少,他都会觉得你对他太不仁义了,给的钱太少了。
الإمامُ عليّ بن موسى الرِّضا
伊玛目阿里·本·穆萨·礼扎
- النَّصُّ على إمامتِهِ
指定他为伊玛目
عبدُ الرّحمانِ بنُ الحَجّاجِ : أوصى أبو الحسنِ موسى بنُ جعفرٍ عليه السلام إلى ابنِه عليٍّ عليه السلام ، وكتبَ لهُ كِتاباً أشْهَدَ فيهِ سِتِّينَ رجُلاً مِن وُجوهِ أهلِ المدينةِ .
阿布杜·拉哈曼·本·汗贾智说:“艾布·哈桑·穆萨·本·贾法尔把遗嘱交给了他的儿子阿里,并留下遗书,而且邀请了麦地那六十名地位显赫的人作证。”
- إجبارُ الإمامِ على وِلايةِ العهدِ
伊玛目礼扎被强迫接受王储
أبوالصَّلْتِ الهَرَويُّ: إنّ المأمونَ قالَ للرِّضاعليه السلام: يابنَ رسولِ اللَّهِ... إنّي قد رأيتُ أنْ أعزِلَ نَفْسي عنِ الخِلافةِ ، وأجْعَلَها لكَ واُبايِعَكَ !
فقالَ له الرِّضا عليه السلام : إنْ كانتْ هذهِ الخلافةُ لكَ واللَّهُ جَعلَها لكَ فلا يَجوزُ لكَ أنْ تَخْلَعَ لِباساً ألبَسَكَهُ اللَّهُ وتَجْعلَهُ لِغَيرِكَ ، وإنْ كانتِ الخِلافةُ لَيستْ لكَ فلا يَجوزُ لكَ أن تَجْعلَ لِي ما ليسَ لكَ .
فقالَ له المأمونُ : يابنَ رسولِ اللَّهِ ، فَلابُدَّ لكَ مِن قَبولِ هذا الأمرِ ! فقالَ : لَستُ أفْعَلُ ذلك طائعاً أبداً ... تُريدُ بذلك أن يَقولَ النّاسُ : إنّ عليَّ بنَ موسى الرِّضا لم يَزْهَدْ في الدُّنيا بل زَهِدَتِ الدُّنيا فيهِ ! ألا تَرَونَ كيفَ قَبِلَ وِلايةَ العهدِ طمَعاً في الخِلافة ؟! فغَضِبَ المأمونُ ثُمَّ قالَ : ... فباللَّهِ اُقسِمُ لَئنْ قَبِلْتَ وِلايةَ العهدِ وإلّا أجْبَرتُكَ على ذلكَ ، فإنْ فَعلتَ وإلّا ضَرَبتُ عُنُقَكَ .
艾布·绥勒特·赫尔维传述:马蒙对伊玛目礼扎说:“先知的后裔啊!我觉得我应该让位,把哈里法的位子让给你,并向你宣誓效忠。”伊玛目礼扎说:“如果哈里法适合你,是安拉赐予你的,你不该把安拉赐予你的衣服脱下,赠给别人穿;如果哈里法不属于你,你不应该抢夺别人的衣服穿在自己身上。”
马蒙说:“先知的后裔啊!你必须接受哈里法这一位置。”伊玛目说:“我绝不接受,因为你逼我接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说,阿里·本·穆萨礼扎所没有放弃尘世,而是尘世放弃了他。难道你不知道吗?是谁为了贪图得到哈里法而接受了王储的位置?”马蒙听后气愤地说:“指安拉起誓,你必须接受王储,否则我必定强迫你接受,如果你不接受我必定杀死你。”
- فضائله عليه السلام
伊玛目礼扎的尊贵
الهَرَويّ : جِئتُ إلى بابِ الدّارِ الّتي حُبِسَ فيها الرِّضا عليه السلام بِسَرَخْسَ وقد قُيِّدَ ، فاسْتَأذَنتُ علَيهِ السَّجّانَ فقالَ : لا سَبيلَ لَكُم إلَيهِ ، فقلتُ : ولِمَ ؟ قالَ : لأنّه رُبَّما صلّى في يَومِهِ وليلَتِهِ ألفَ رَكعةٍ ، وإنّما يَنْفَتِلُ مِن صَلاتِهِ ساعةًفيصدرِ النّهارِ وقَبلَ الزّوالِوعندَ اصْفِرارِ الشَّمسِ ، فهُوَ في هذهِ الأوقاتِ قاعِدٌ في مُصَلّاهُ يُناجي ربَّهُ . قالَ : فقُلتُ لَه :فاطْلُبْ لِي في هذِه الأوقاتِ إذْناً علَيهِ ، فاسْتأذَنَ لِي علَيهِ ، فدَخَلتُ علَيهِ وهُو قاعِدٌ في مُصلّاه مُتَفكِّرٌ .
赫拉维的传述:伊玛目礼扎被监禁在色拉赫斯的监狱里,手脚被带上桎梏,有一天,我去探望他,到监狱门口,我请求狱司让我进去探望伊玛目,他对我说:“你进去也很难与他说话。”我问他原因?他说:“伊玛目礼扎昼夜要礼一千番拜,只有日出的时候、正午和日落的时候,他不礼拜,但他在这些时候坐在礼拜垫上祈求安拉。”我对他说,你去对伊玛目说,请求他准许我在他不礼拜的时候探望他。他进去得到了准许。我进去后,看见伊玛目坐在礼拜的地方闭目沉思。
إبراهيمُ بنُ العبّاسِ : ما رَأيتُ أبا الحَسَنِ الرّضا عليه السلام جَفا أحَداً بِكَلِمَةٍ قَطُّ وَلا رَأيتُهُ قَطَعَ عَلى أحَدٍ كَلامَهُ حَتَّى يَفرُغَ مِنهُ ، وَمارَدَّ أحَداً عَن حاجَةٍ يَقدِرُ عَلَيها وَلا حَدَّ رِجلَهُ بَينَ يَدَي جَليسٍ لَهُ قَطُّ وَلا اتَّكى بَينَ يَدَي جَليسٍ لَهُ قَطُّ ، وَلا رَأيتُهُ شَتَمَ أحَداً مِن مَواليهِ وَمَماليكِهِ قَطُّ ، وَلا رَأيتُهُ تَفَلَ وَلا رَأيتُهُ يُقَهقِهُ في ضِحكِهِ قَطُّ ، بَل كانَ ضِحكُهُ التَّبَسُّمُ ، وَكانَ إذا خَلا وَنَصَبَ مائِدَتَهُ أجلَسَ مَعَهُ عَلى مائِدَتِهِ مَماليكَهُ وَمَواليهِ حَتَّى البَوّابَ السّائِسَ .
伊布拉欣·本·阿巴斯传述:我从未见过艾布·哈桑·礼扎对别人说过一句粗暴的话,也从未见他打断过别人的谈话。他从未拒绝过别人的请求,只要有能力,就竭尽全力地帮助。坐在别人面前,他从未 把两腿伸直。当有人与他坐在一起时,他从不靠着。我从未看见他谩骂仆人和侍女。我从未看见他随地吐痰,或哈哈大笑,他笑的时候,总是微笑。当铺席用餐时,他总是把仆人、侍女,甚至门卫、马夫叫来一起吃饭。
**************
伊玛目阿里•里达
伊斯兰历2月30日是伊玛目阿里•里达(愿主福安之)的殉教日。
第八位伊玛目阿里•本•穆萨•里达稳固了伊玛目什叶派教义。
伊玛目里达在伊朗的尼沙布尔为穆斯林大众重申了伊斯兰的精髓和精华并稳固了在他之前和在他之后的伊玛目教义。从圣人穆罕默德归真至第八位伊玛目里达,伊斯兰内部出现了分歧,并产生了100多种不同的教派。为此伊玛目里达为广大穆斯林消除了各种分歧并规范了正确的伊斯兰教义。因此,在第八位伊玛目之后,什叶派教义再也没出现任何分歧。
据阿布那通讯社报道,2010年2月15日星期一是伊玛目里达殉教纪念日,伊朗各地人民在清真寺集会缅怀伊玛目,很多人专程赶到伊朗马什哈德伊玛目里达陵园沉痛悼念伊玛目里达,正值此际,先知后裔国际学会总秘书长穆罕默德•哈桑•阿赫塔利接受了伊朗国际新闻网(IRNN)的采访,并详细讲述了第八位伊玛目当时的社会和政治背景。
阿赫塔利指出伊玛目阿里•里达非常机智:“当哈里发艾尔•马蒙命令伊玛目成为他的王储时,迫于政权的威力,伊玛目接受了哈里发的命令,但伊玛目里达巧妙地证明他是被迫接受成为王储的一员,他并不想成为一个残酷的哈里发的王储成员。伊玛目里达利用了一切条件在伊朗的尼沙布尔为大众介绍了纯粹的伊斯兰并稳固了伊玛目教义。谁接受了伊玛目阿里•里达,谁就接受了其他伊玛目。”
阿赫塔利说:“伊玛目里达在其短暂的一生,向世人表明了“只有伊斯兰才是真正的政策”,并证明了“神圣的正统领导权”。
الإمامُ الحسن بن عليّ
伊玛目哈桑
النَّصُّ على إمامَتِهِ
指定哈桑为伊玛目
الإمامُ الباقرُ عليه السلام : إنّ أميرَ المؤمنينَ صلواتُ اللَّهِ علَيه لمّا حَضرَهُ الّذي حَضرَهُ قالَ لابنهِ الحسنِ : اُدْنُ منّي حتّى اُسِرَّ إليكَ ما أسرَّ رسولُ اللَّهِ صلى الله عليه وآله إليَّ ، وأئتَمِنَكَ على ما ائتَمنَني علَيهِ ، فَفعَلَ .
伊玛目巴基尔说:“伊玛目阿里临终时对其长子哈桑说:‘你靠近我,我把安拉的使者告诉我的秘密告诉你,把他交给我的信托物交给你。’然后,伊玛目阿里完成了(使命)”
حَسَن مِنِّي وأنا مِنهُ
穆圣对哈桑的喜爱
رسولُ اللَّهِ صلى الله عليه وآله : حسنٌ مِنّي وأنا مِنهُ ، أحَبَّ اللَّهُ مَنْ أحبَّهُ ، الحسنُ والحسينُ سِبْطانِ مِن الأسْباطِ .
穆圣说:“哈桑属于我,我属于哈桑,哈桑喜爱的人,安拉喜悦之。哈桑和侯赛因属于圣裔。”
عنه صلى الله عليه وآله : اللَّهُمَّ إنّي اُحِبُّهُ فأحِبَّهُ ، وأحِبَّ مَن يُحِبُّهُ
穆圣说:“主啊!我喜爱哈桑,求你喜爱他,并喜爱他所喜爱的人。”
فضائله عليه السلام
伊玛目哈桑的美德
الإمامُ زينُ العابدينَعليه السلام : إنَّ الحَسَنَ بنَ عَليِّ بنِ أبي طالِبٍعليه السلام كانَ أعبَدَ الناسِ في زَمانِهِ وَأزهَدَهُم وَأفضَلَهم ، وَكانَ إذا حَجَّ حجَّ ماشياً وَرُبَّما مَشى حافياً ، وَكانَ إذا ذُكِرَ المَوتُ بَكى ، وَإذا ذُكِرَ القَبرُ بَكى ، وَإذا ذُكِرَ البَعثُ وَالنُشورُ بَكى ، وَإذا ذُكِرَ المَمَرُّ عَلى الصِّراطِ بَكى ، وَإذا ذُكِرَ العَرضُ عَلى اللَّهِ تَعالى ذِكرُه شَهِقَ شَهقَةً يُغشى عَلَيهِ مِنها ، وَكانَ إذا قامَ في صَلاتِهِ تَرتَعِدُ فَرائِصُهُ بَينَ يَدي رَبِّهِعزّ و عجل ، وَكانَ إذا ذُكِرَ الجَنَّةُ وَالنارُ اضطَرَبَ اضطِرابَ السَّليمِ وَسأَل اللَّهَ الجَنَّةَ وَتَعوذُ بِهِ مِنَ النَّارِ .
伊玛目宰努·阿比迪乃说:“哈桑·本·阿里·本·艾比·塔里布是他时代最虔诚拜主、最清廉、最高贵的人。他每次朝觐都是徒步而行,有时赤脚前往。每当有人提起死亡,他都因畏惧而痛哭,每当有人提起坟墓,他都因畏惧而痛哭,每当有人提起后世复生,他都因畏惧而痛哭,每当有人提起后世要经过的绥拉特桥,他都因畏惧而痛哭,每当有人提起在(后世)接受安拉的审判时,他都因畏惧而痛哭,有时昏迷。当他礼拜时,他因为畏惧安拉而身体战栗,当有人提起乐园与火狱时,他全身抽搐,好像被蛇咬的样子,随即祈求安拉赐予乐园,祈求安拉护佑,免遭火狱。”
أحمدُ بنُ المُؤدّب في «الفنون» وابنُ مَهدي في نُزهَةُ الأبصارِ : إنَّهُ مَرَّ الحسنُ بنُ عَليٍّ عليه السلام عَلى فُقَراءٍ وَقَد وَضَعوا كَسيراتٍ عَلى الأرضِ وَهُم قُعودٌ يَلتَقِطونَها وَيَأكُلونَها فَقالوا لَهُ : هَلُمَّ يابنَ بِنتِ رَسولِاللَّهِ إلى الغَداءِ ، قالَ : فَنَزَلَ وَقالَ : إنَّ اللَّهَ لا يُحِبُالمُستَكبِرينَ وَجَعَلَ يَأكُلُ مَعَهُم حَتّى اكتَفوا وَالزادُ على حالِهِ بِبَرَكَتِهِ ثُمَّ دَعاهُم إلى ضِيافَتِهِ وَأطعَمَهُم وَكَساهُم .
伊本·玛赫迪在其著《纯洁的眼光》一书中说:“一天,哈桑·本·阿里经过一伙穷人,他们坐在地上,前面有一些馍馍,大伙正在吃,他们看见哈桑,就对他说:‘安拉使者的外孙啊!请同我们一起用餐。’哈桑便下马,他说:‘安拉不喜爱傲慢的人。’他同他们坐在一起用餐,哈桑给他们带来了吉祥,大伙都吃饱了,而馍馍原封未动。随后,哈桑邀请他们到家做客,用丰盛的食物款待他们,并给了他们一些衣服。”
رَجلٌ مِن أهلِ الشامِ : قَدِمتُ المَدينَةَ فَرَأَيتُ رَجُلاً بَهَرَني جَمالُهُ ، فَقُلتُ : مَن هذا ؟ قالوا : الحَسنُ بنُ عَليٍّ ، قالَ : فَحَسَدتُ عَليّاً أن يَكونَ لَهُ ابنٌ مِثلُهُ ، قالَ : فَأتَيتُهُ فَقُلتُ : أنتَ ابنُ أبي طالِبٍ ؟ قالَ : إنّي ابنُهُ فَقُلتُ : بِكَ وَبِأبيكَ وَبِكَ وَبِأبيكَ ، قالَ : وَاَرَمَّ لا يَرُدُّ إلَيَّ شَيئاً ، ثُمَّ قالَ : أراكَ غَريباً فَلَو استَحمَلتَنا حَمَلناكَ ، وَإن استَرفَدتَنا رَفَدناكَ ، وَإن استَعَنتَ بِنا أعَنّاكَ ، قالَ : فَانصَرَفتُ عَنهُ وَما في الأرضِ أحَدٌ أحَبُّ إلَيَّ مِنهُ .
据一位沙目人说:一天,我来到麦地那,刚进城就看见一位长相英俊的人,我问旁边的人,这人是谁?他们告诉我,他就是阿里的长子哈桑。我对阿里有这么英俊的儿子感到万分羡慕。我就上前问道:“莫非你就是艾布·塔里布的儿子?”他回答说:“我是艾布·塔里布的孙子。”我就骂他说:“我诅咒你和你父亲!我诅咒你和你父亲!”哈桑听到我的谩骂,一句话也没有说,也没有责备我,反而对我说:“好像你是外地人,如果你需要马,我可以借给你,如果你需要东西,我可以赠给你,如果你需要帮助,我帮助你。”于是,我离开了哈桑,当时,我觉得世上没有比哈桑更受人喜爱和尊敬的人了。
在拉麦丹斋月中旬,在伊玛目阿里的家中一朵鲜花绽放开来,在整个麦地那城散发着花的芳香。伊玛目阿里和先知的女儿法蒂麦的内心喜悦无比。真主的使者这样描述,他说,孩子是花朵,我在今世的两个花朵是哈桑和侯赛因。
今天,把斋者的斋饭是另一番景象,拉麦丹斋月的庆祝活动随着伊玛目哈桑的降生将变得更加热闹和隆重。行善者、施舍者铺开餐布,向把斋者施舍各种食物,他们从阿里·本·侯赛因那里学到了如何施舍,伊玛目哈桑说:在他人乞讨之前向其施舍是最好的。
在伊朗,文化工作者举办各种专业研讨会,研究伊玛目侯赛因及其政策在振兴伊斯兰教中所起的作用。他们还在伊玛目侯赛因诞辰庆祝活动上施舍斋饭、吟唱生日赞歌、演讲、比赛和赠送礼品,以此显示这一天与众不同。
值此伊玛目哈桑诞辰周年纪念日之际,伊朗各城市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拉麦丹斋月行善的成果——怜悯和慈爱今天比以往更加深厚,人们的内心彼此更加热爱。伊玛目哈桑的嘱托以各种书法形式装饰在一些清真寺中:你友善地对待人们,人们也会友善地对待你。
伊朗著名诗人贾拉鲁丁·毛拉维在自己的叙事诗中,专门描述了人走向完美的过程。他举例说,鸭蛋放在鸡的翅膀下逐渐孵化和成长。这些孵出的小鸭们都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生活习惯不是陆地而是水中。毛拉维通过这个例子表明,我们人类尽管生长在大地上,但应当飞往更崇高的世界。因此,真主呼吁人类向更高更遥远的境界展翅飞翔。真主在古兰经第8章第24节经文中说:信道的人们啊!当使者号召你们去遵循那使你们获得生命的(教训)的时候,你们应当响应真主和使……。真主还在古兰经第5章第35节经文中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敬畏真主,当寻求亲近真主的媒介,当为主道而奋斗,以便你们成功。
真主的使者穆罕默德和伊玛目阿里都认为,这个崇高、端正、拯救人类的媒介就是先知的家属。因为他们是在古兰经的教导下成长的,他们的言行是根据古兰经的崇高教导而出发的。伊玛目阿里在辞章之道第88个演讲中说:你们究竟走什么道路?明证已树起,迹象很明显,灯塔已筑起。那么你们将徘徊在何处?你们怎样彷徨?你们中有先知的家属;他们是真理的准绳,宗教的旗帜;他们的语言是诚实的。象《古兰经》在你们心中所占的重要地位那样你们也要把先知的家属摆在你们心中重要的位置上,向他们渴求知识,犹如渴极的骆驼奔向泉水那样,众人啊!你们应从封印万圣的先知那里采纳这种思想:我们中有人死亡,但他们并没死亡;我们中有人死亡后腐朽,但他们并没有腐朽。
伊玛目哈桑是先知家属中的伊玛目之一,他是伊玛目阿里勇敢坚强的孩子。当先知的女儿法蒂麦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她以诗的形式说,我可爱的孩子,你就象你的父亲阿里。你从真理的脖子上解开绳索,你要崇拜伟大的真主,你不要同敌人和恶毒之人结交。
伊玛目哈桑象他的父亲那样能言善辩,具有宗教权威地位,他勇敢且非常善良,在救济穷人方面他一直走在前面。因此人们称他为先知家属的慷慨者。伊玛目哈桑是真主的使者作为自己最亲近的人带领他们,与纳贾兰基督教徒进行相互诅咒的四个人之一。真主的使者说,无论谁想抓住古兰经崇高的真理所指示的坚固的把柄,那么他不要松手,然后他应当喜欢阿布塔利布之子阿里,哈桑和侯赛因;真主在也以自己的伟大和荣耀喜欢他们。
伊玛目哈桑是崇高的精神和优良品德的体现,他同孩子们一起吃饭,他坚持真理的道路;他品德优良乐善好施,为主道献身,他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人们。伊玛目哈桑非常尊重他的兄弟伊玛目侯赛因。
伊玛目哈桑跟穆阿维耶同时代,但他们的品格截然不同。伊玛目哈桑立志振兴伊斯兰教,为人类谋幸福。但是穆阿维耶只一味地想着扩大自己的疆土、权力和地位。穆阿维耶非常了解伊玛目哈桑的品格,因此,他十分机敏地避免与他对立。他说,只要我见到哈桑,我就感到紧张,我害怕他批评我。
人们认为,伊玛目哈桑长的最象真主的使者,在他的身上看不到任何恐惧和害怕。伊玛目哈桑经常跟随他的父亲,身先士卒在战场的前线作战。伊玛目哈桑在动员群众力量,捍卫真理方面起有重要作用。但是这样勇敢的伊玛目在担任领袖期间,在改变社会和政治条件,在看到人民疲惫和松懈时同意接受和解的建议,他用这种方式使敌人实现自己丑恶目的企图未能得逞。
值此伊玛目哈桑诞辰周年之际,我们再次向他表示祝福,我们希望大家都能够行进在古兰经和先知家属的道路上。最后,我们衷心地以阿里之子哈桑的祈祷词来结束今天的节目:主啊!你的客人站在了您的门口,仁慈的主啊!罪人来到了您的近前,仁爱的主啊!您用您的仁慈和宽厚饶恕我们的罪过吧
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求主赐福他及其后裔)既是穆斯林在政治和社会事务中的领袖,又是伊斯兰教知识的源泉。伊斯兰教义、教法和道德等知识都来自于穆圣。穆 圣在世时,当时的穆斯林遇到问题就去请教穆圣,穆圣都是通过安拉的启示对人们的提问做出答复的,在穆圣的答复中,有的是《古兰经》经文,有的虽是安 拉的启示,但没有收入《古兰经》内。总之,穆圣“未随私欲而言。这只是他所受的启示,教授他的,是那强健的、有力的,故他达到全美。”[1]
穆圣清楚地知道,在他去世后伊斯兰社会非常需要有知识的学者为人们解答宗教事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保护和引导伊斯兰教的发展方向。如果没有这样的权威性 学者,穆圣给人类带来的伊斯兰教就很难在世界上传播,伊斯兰这棵幼苗就很难得到健康成长。鉴于此,穆圣选择了他的“亲属”作为《古兰经》的诠释者和 穆斯林的引导者。穆圣曾在不同场合和不同时间多次嘱托穆斯林遵循他的亲属和后裔的道路,有关这方面的圣训在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圣训经典中都有详细的记载,其 中最著名的一段圣训叫“色格莱依”(两法宝)圣训,这是一段非常著名的圣训,而且传述途径和传述者很多,其正确性毋庸置疑,下面列举几例:
《穆斯林圣训集》传自宰德•本•阿尔格姆:一天,安拉的使者(求主赐福他及其后裔)站在位于麦加和麦地那之间的一个叫“阿迪尔•胡 姆”的地方发表演讲,穆圣在赞颂安拉和劝戒人们后说道:“人们啊!我也是人,不久,安拉的天使将把我的命取去,我将与你们永别。但我给你们留下了两件法 宝,第一件是安拉的经典,它是人类的向导和光明,你们当牢牢地抓住安拉的经典,当认真遵守它。”穆圣特别强调了遵循《古兰经》的重要性。之后,穆圣接着 说:“第二件法宝便是我的亲属,你们当追随他们,你们当追随他们,你们当追随他们。”[2]
据哈克姆•尼沙布利传自宰德•本•阿尔格姆:安拉的使者(求主赐福他及其后裔)从辞朝返回的途中,在“阿迪尔•胡姆”的地方要求人们停下,他叫大家 聚集在一起,然后对他们说道:“不久,我将回到安拉那里,但我给你们留下了两件法宝:——其中一件比另一件更伟大——安拉的经典和我的亲属,你们当认真遵 守它俩。《古兰经》和我的亲属绝不分离,直至(后世)来到我的仙池。”穆圣紧接着说:“安拉是我的主人,我是所有信士的主人。”穆圣举起阿里(求主喜悦 他)的手说:“我是谁的主人,阿里便是谁的主人,主啊!谁援助他,求你佑助谁,谁仇视他,求你仇视谁。"[3]
艾哈麦德•本•叶哈雅•比拉泽里传自宰德•本•阿尔格姆:宰德说:在辞朝期间,我们与穆圣在一起,当我们到达“阿迪尔•胡姆”的地方,穆圣要求大家停下, 我们就停下了。他叫大家聚集在一起,然后他站起来对我们说道:“不久我将回到安拉那里,安拉是我的主人,我是所有信士的主人。我给你们留下了两件法宝,只 要你们抓住它俩,就不会陷入迷误。这两件法宝是:安拉的经典和我的亲属。《古兰经》和我的亲属绝不分离,直至(后世)来到我的仙池。”穆圣举起阿里 的手说:“我是谁的主人,阿里便是谁的主人,主啊!谁援助他,求你佑助谁,谁仇视他,求你仇视谁。”艾布图菲尔问宰德:“你亲自听到安拉的使者说这话 了?”宰德回答说:“我在那里(阿迪尔•胡姆)亲眼看到和亲耳听到穆圣说过这些话。”[4]
伊本•阿希尔传自宰德•本•阿尔格姆:安拉的使者(求主赐福他及其后裔)说:“我给你们留下了两件法宝,只要你们抓住它俩,就不会陷入迷误,两件法宝中, 一件比另一件更伟大,这两件法宝是安拉的经典,它犹如从天至地的绳索,和我的亲属,它俩绝不分离,直至(后世)来到我的仙池,你们当观察自己如何对 待这两件法宝。”[5][]
阿里•本•艾比•白克尔•海斯米传自宰德•本•斯比特:安拉的使者(求主赐福他及其后裔)说:“我给你们留下两个‘哈里发’:安拉的经典,它是天地之间的绳索;我的亲属,它俩绝不分离,直至(后世)来到我的仙池。”[6]
另外,海斯米还从艾布•胡莱勒、阿里•本•阿布塔利布、艾布•萨阿德•胡德里、宰德•本•阿尔格姆和胡宰尔•本•阿斯德•安法里等圣门第子和著名学者传述了与上述圣训内容相似、字面不同的圣训。
艾哈麦德•本•阿里•哈特布•巴格达迪传自候宰法•本•阿斯德:安拉的使者(求主赐福他及其后裔)说:“人们啊!我先于你们回到安拉那里,你们也将来到我 的仙池边,在(后世)你们来见我时,我将询问你们如何对待这两件法宝:最大的法宝是安拉的经典,它的一边在安拉那里,另一边在你们的手中,你们当紧 紧抓住它,不要迷误,不要更换。”[7]
伊玛目艾哈麦德•本•汉白里传自艾布•萨阿德:安拉的使者(求主赐福他及其后裔)说:“我的确给你们留下了法宝,只要你们紧紧抓住它,在我之后,你们就不 会迷误了。法宝有两件,其中一件比另一件更伟大,即安拉的经典,它是从天延伸至地的绳索,另一件是我的亲属,它俩绝不分离,直至(后世)来到我的仙 池。”[8]
总之,“两法宝圣训”的传述者很多,而且他们都是穆圣的著名弟子,如宰德•本•阿尔格姆、艾布•赞尔•阿法里、艾布•萨阿德•胡德里、阿里•本•艾 比•塔利布、宰德•本•萨比特、候宰法•本•也曼、伊本•阿巴斯、色勒曼•法尔斯、艾布•胡莱勒、贾比尔•本•阿布笃拉、候宰法•本•阿赛德•阿法里、朱 白尔•本•马塔阿姆等都是穆圣的著名弟子,此外穆圣的女儿法图麦、外孙哈桑等也都从穆圣那里传述了“两法宝”这段圣训。
有一天伊玛目阿里在一次集会上,要求在场的人,凡是在阿迪尔胡姆听到“两法宝圣训”的人站出来作证,当即就有17人站出来说,他们亲自听到穆圣说过“两法宝圣训”,其中有候宰麦•本•萨比特、萨赫•本•萨德、阿迪•本•哈塔姆、艾布•萨阿德•胡德里等穆圣的著名弟子。[9]
据艾哈麦德•本•哈吉尔•赫色米在其著《霹雷》一书中写到:“约有20余名圣门弟子亲自传述了两法宝圣训。”
赛义德•哈希米•巴赫拉尼在其著《修行者的理想》一书中关于“两法宝圣训”从逊尼派典籍中收集了39种传述,什叶派典籍中收集了82种传述。
关于“两法宝圣训”在许多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典籍中都有详细的记载,下面列举数部记载有这段圣训的逊尼派典籍,供读者参考。
伊玛目穆斯林•本•哈贾吉•尼沙布里:《穆斯林圣训集》 卷四,第1873页。
伊玛目艾哈麦德•本•罕白利《麦斯纳德圣训集》 卷三,第17、26、59页;卷四,第366、371页;卷五,第181、189页。
哈克姆•尼沙布里:《两圣训集注释》 卷三,第109、110、126、148页。
伊本•阿希尔:《森林雄狮》 卷二,第12页。
阿里•本•艾比•白克尔•海斯米:《马吉麦泽瓦伊德》卷九,第162页。
哈塔布•巴格达迪:《巴格达史》 卷八,第442页。[]
伊斯玛仪•本•克希尔:《先知史》 卷四,第416页。
艾哈麦德•本•叶哈雅•比拉泽利: 《尊贵者的家谱》 卷二,第110页。
伊玛目法赫尔•拉齐:《古兰经诠注》 卷八,第163页。
伊本•萨巴尔:《重要篇章》 第22页。
穆瓦法格•本•艾哈麦德•哈那菲•花拉赤米:《高贵的人》 第93页。
苏莱曼•本•伊布拉欣•甘德鲁兹:《友爱源泉》 第31—35、39—45页。
伊本•桥兹:《高贵者的特征》 第332页。
穆希布•塔巴利:《善终宝藏》 第16页。
阿里•本•布尔汉•丁•哈勒比:《哈勒布史》 卷三,第308页。
阿里•本•赫萨姆•丁•穆特基:《劳动者的宝藏精选》 卷一,第96、101页;卷二,第39页;卷五,第95页。
艾哈麦德•舍哈布•丁•哈法基:《修士微风》 卷三第410页。
从以上关于“两法宝圣训”的众多传述中,可归纳三个重点:第一、穆圣的家属象《古兰经》一样是穆斯林的宗教知识源泉和权威,是伊斯兰教法的依据,穆斯林应 象追随《古兰经》那样追随穆圣亲属。很多圣训证明,穆圣亲属的言行没有任何错误,只有追随他们,才不会误入迷途。第二、犹如《古兰经》直到末日将永 远存在穆斯林中间那样,穆圣家属(的教导)也将永远存在穆斯林中间。第三、《古兰经》和穆圣亲属同等重要。作为穆斯林不能只信仰《古兰经》而不追随穆圣亲属,同样也不能只追随穆圣亲属,而不遵循《古兰经》。
艾哈麦德•本•哈吉尔•海斯米写到:“安拉的使者(求主赐福他及其后裔)把《古兰经》和他的亲属称作两件法宝,所谓法宝就是非常昂贵的东西,必须把它保存 好。《古兰经》和穆圣亲属也是如此,二者都是伊斯兰教的知识源泉,是教法的依据,所以穆圣叮嘱穆斯林抓住《古兰经》,追随他的亲属。”[10]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在“两法宝圣训中”穆圣亲属究竟指的是谁。从字面意义来说,凡有血缘或姻缘关系的人都被称作亲属,那么,“两法宝圣训”中穆圣 亲属是否指的是所有与穆圣有血缘和姻缘的人吗?从这段圣训的含意看并非如此。因为,在这段圣训中,穆圣亲属是伊斯兰教的知识源泉和教法权威,他们的所有言 行不能存在任何错误,否则,就不可能达到“穆斯林追随他们而不会误入歧途”的程度。鉴于此,穆圣亲属首先应深知伊斯兰教法,其次不能有任何违背伊斯兰教的 言行,不能犯任何错误。在穆圣的所有亲属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这一特性。所以,“两法宝圣训”中穆圣亲属必然指的是特殊的几个人。穆圣也很清楚地说过 了他提出的“穆圣亲属” 包括阿里、法图麦和先知的两个外孙哈桑和候赛因。据记载,宰德•本•阿尔格姆在传述“两法宝圣训”时,有人问他:“此段圣训中穆圣亲属指的是谁?包括穆圣 的妻室们吗?”宰德回答说:“指安拉起誓,这段圣训中穆圣亲属不包括穆圣的妻室,而“两法宝圣训”中穆圣亲属只指穆圣后裔。[11]
艾哈麦德•本•哈吉尔写到:“穆圣要求穆斯林追随的人肯定精通安拉的天经和穆圣的圣训,他们是《古兰经》的最好诠释者。因此,他们比所有学者高贵, 安拉为他们消除所有秽行,使他们完美无暇、纯洁不染。”有学者在注释“两法宝圣训”时说:“你们不要超越于《古兰经》和穆圣家属,否则你们将毁灭;你们也 不要脱离《古兰经》和穆圣家属,否则你们将毁灭,你们不要在他们面前班门弄斧,因为他们比你们更有知识。”[]
关于“两法宝圣训”中的穆圣亲属,穆圣已明确指出是哪些人。在此方面的圣训很多。例如:据圣妻温母•萨勒麦说:当“先知的家属啊!真主只欲消除你们的污秽,洗净你们的罪恶。”[12]这节经文下降时,穆圣正在我的房间,经文下降后,穆圣立即派人把阿里、法图麦、哈桑和候赛因叫来,当他们都到齐时,穆圣说:“这些就是我的家属。”
据欧麦尔•本•艾比•色勒麦说:当“先知的家属啊!真主只欲消除你们的污秽,洗净你们的罪恶。”这节经文下降时,穆圣正在温母•萨勒麦的房间,他把 阿里、法图麦、哈桑和候赛因叫来,穆圣把他的大衣盖在法图麦、哈桑和候赛因的头上,阿里站在后面,穆圣便祈求安拉说:“主啊!这就是我的家属,求你消除他 们的污秽,洗净他们的罪恶。”当时,温母•萨勒麦在场,她对穆圣说:“安拉的使者啊!我和他们一样,是你的家属吗?”穆圣说:“你只是我的妻子,你是善良 的人。”[13]
阿米尔•本•萨德自他父亲的传述:当“在知识降临你之后,凡与你争论此事的人,你都可以对他们说:‘你们来吧!让我们召集我们各自的孩子,我们的妇女和你们的妇女,我们的自身和你们的自身,然后让我们祈祷真主弃绝说谎的人。’”[14]这节经文下降时,穆圣把阿里、法图麦、哈桑和候赛召集起来,他说:“主啊!他们就是我的家属。”[15]
据圣妻阿懿莎说:一天早晨,穆圣穿着大衣(准备)出去,后来哈桑来了,穆圣让他站在他的大衣下面,随后候赛因来了,穆圣让他站在大衣下面,随后法图麦来 了,穆圣让她站在大衣下面,随后阿里也来了,穆圣也让他站在大衣下面,穆圣便念诵此段经文:“先知的家属啊!真主只欲消除你们的污秽,洗净你们的罪恶。”[16]
类似这样的圣训很多,无论是在逊尼派还是什叶派的圣训集中都有记载。这些圣训充分说明,穆圣在世时就指定阿里、法图麦、哈桑和候赛因为他的亲属,而且要求 所有穆斯林在他去世后追随他们。换言之,穆圣已指定他们在他去世后,为穆斯林的“伊玛目”和宗教权威。在什叶派的圣训集中,穆圣不仅指定了以上四人 为他的亲属,而且还指出,候赛因的部分后裔将成为穆斯林的伊玛目,并且指出他们的名字和一些特点。下面列举几例:
阿里对人们说:“指安拉起誓,你们知道吗?安拉的使者(求主赐福他及其后裔)曾在最后一次演讲中说:‘人们啊!我给你们留下了安拉的经典和我的亲 属,你们抓住,就不会迷误。仁慈、全知的主启示我,《古兰经》和我的亲属绝不分离,直至(后世)来到我的仙池。’当时欧麦尔站起来问道:‘安拉的使者啊! 你的妻室、女儿都是你的亲属吗?’穆圣说:‘不,在这里,只有我的遗嘱人是我的亲属,他们的第一位是我的堂弟、辅臣、继承人和我民族的哈里法(阿里)。在 我之后,他是信士们的主人,继他之后,他儿子哈桑,哈桑之后,候赛因是(信士们的主人),候赛因之后,他的后裔中将有9位相继出世,他们是安拉在大地上的 ‘证人’,是安拉对世人的‘证据’,是知识的宝藏,哲理的源泉。谁顺从他们,等于顺从安拉,谁违抗他们,等于违抗安拉。”阿里讲到这里,在场的人齐声说: “我们作证,安拉的使者(求主赐福他及其后裔)的确如是说了。”[17]
伊布拉欣•本•穆罕默德•朱外尼传述:据阿布笃拉•本•阿巴斯说:我听到安拉的使者(求主赐福他及其后裔)说:“我和阿里、哈桑、候赛因,以及候赛因后裔中的九人都是纯洁的、受安拉保护而不犯罪的人。”
以上所述,均是关于“两法宝圣训”,还有一些圣训,其内容与“两法宝圣训”相似,而且证明穆圣后裔是伊斯兰教的权威。如:[]
据伊本•阿巴斯说:安拉的使者(求主赐福他及其后裔)说:“我的亲属犹如‘诺亚方舟’,乘舟者得救,弃舟者被淹死。”[18]
此外,艾布•萨德•胡德里、阿布笃拉•本•祖拜尔、艾布•赞尔•阿法里等圣门弟子也传了这段圣训。
穆圣在这段圣训中明确指出,他的后裔是伊斯兰教的权威,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符合伊斯兰教的规定,是穆斯林效仿的楷模。这段圣训同时说明,穆斯林必须追随穆圣后裔,遵循他们的命令,以免陷入迷误。
从以上圣训中明确可以看出,即使不把穆圣亲属作为“伊玛目”或“主人”,但最起码在宗教事务方面应遵从他们演绎的教法,向他们学习伊斯兰教的知识。
穆圣亲自传授阿里知识
穆圣自奉安拉之命宣传伊斯兰的一开始就感觉到必须有一个人将安拉的启示和伊斯兰教的所有教法牢记在心,以便在他去世后,教授穆斯林,回答穆斯林提出的任何 问题。穆圣清楚,在伊斯兰初期,穆斯林处境艰难,经常遭到麦加多神教徒的迫害,根本没有机会全面学习《古兰经》和教法知识,但安拉的启示不能遗失, 伊斯兰教法不能误传。鉴于此,穆圣选择了阿里,决定把安拉的启示和自己的所有知识传授给阿里。
阿里说:一天,安拉的使者(求主赐福他及其后裔)把我叫到跟前,对我说:“安拉启示我,让你留在我身边,不要离开,以便你倾听(启示),并牢记在心里。随后安拉下降启示说:‘以便能记忆的耳朵把它记住。’(古兰经69:12)”[19]
据伊本•阿巴斯说:当“以便能记忆的耳朵把它记住。”这节经文下降时,穆圣说:“我祈求安拉把经文中‘能记忆的耳朵’赐给阿里。”阿里说:“凡是我从安拉的使者(求主赐福他及其后裔)那里听到的,很快就能背记下来,而且终生不会忘记。”[20]
伊本•阿巴斯又说:安拉的使者(求主赐福他及其后裔)说:“我登宵时,我与安拉进行了对话,后来我把我所听到的,全部传授给阿里。所以,阿里是我知识之城的城门。”[21]
阿里说:我小的时候就制服了阿拉伯的贵族和拉比阿、穆德莱部落的头面人物,你们已知我与真主的使者之间的亲属关系和特殊的地位。我小时候,穆圣常把我抱在 自己的怀里,他让我睡在自己的铺上,让我的身体触摩他的身体,使我闻到他的芳香,他嚼好食物喂给我,他没有发现我说过谎话,也没有发现我做过什么错 事。当穆圣长到断奶的时候,真主派了一名最伟大的天使日夜相随,他引导穆圣走正确、光荣的道路,用最优秀的品德熏陶他。我曾紧随穆圣左右,象断奶的孩子紧 随自己的母亲。穆圣每天为我树起他优秀品德的一面旗帜,并命令我仿效。穆圣每年在希拉山洞里隐居潜修,我看见他,别人看不见他,当时只有一个伊斯兰家庭, 其成员除了穆圣和赫蒂哲,我是第三个人。我看见启示和穆圣使命的光辉,闻到圣位的芬芳。
当启示降示给穆圣时,我听到恶魔的悲叹声,我对穆圣说:“真主的使者啊,这是什么声音”穆圣说:“这是恶魔的悲叹声,他已绝望,担心人们不再崇拜它,你能听到我所听到的;你能看见我所看见的,但你不是圣人,而是我的辅臣,你是有福分的。”[22]
有人问阿里:“你怎么比其他圣门弟子传的圣训最多?”阿里回答说:“因为当我有问题问穆圣时,他给我解答问题,当我没有问题时,穆圣教授我。”[23]
阿里说:“我曾每天去安拉的使者(求主赐福他及其后裔)家一次,每次去他都要与我单独在一起,圣门弟子都知道,除我之外,没有任何人享有这一殊荣。当我去 穆圣家时,他就把圣妻使走,和我单独在一起(交谈)。当穆圣来我家时,他并没有让法图麦离开,也没有让我的孩子们离开。当我向他提出问题时,他详细 地回答我,当我没有问题时,他就教授我。每当下降一节经文时,穆圣就念给我听,并叫我记录下来。所以,我亲手记录了《古兰经》。穆圣还把每节经文的注释和 内含传授给我,并告诉我哪些经文已被哪些经文替代了;哪些经文是明确的,哪些是隐晦的,哪些是特殊的,哪些是普遍的。穆圣还祈求安拉赏赐我理解和记忆能 力,从此后,我没有忘记任何一节经文,我把穆圣教授的全部记录下来。凡是安拉启示给穆圣的,无论是合法或非法的律例,还是安拉的命令或禁止,穆圣都传授给 我,我都牢牢地记在心里,连一个字母都不会忘记。穆圣曾把手放在我的胸前,祈求安拉,让我的心中充满知识、哲理、光亮和理解的能力。我对穆圣说:‘安拉的 先知啊!自你为我祈求安拉后,你所传授给我的,我一点儿也没有忘记,即便没有记录下来的,也历历在目。你担心以后我会忘记你传授给我的知识吗?’穆圣回答 说:‘我根本不担心你会忘记我教授给你的知识,而成为无知的人。’”[24][]
阿里说:“指安拉发誓,(《古兰经》中)的任何一节经文,我都知道是在哪里下降的,是针对哪一件事或某一个人下降的。因为安拉赏赐我一颗明亮的心,充满智慧的理智和能言的舌。”[25]
从以上这些圣训传述中明确可以看出,安拉的使者(求主赐福他及其后裔)曾把自己的所有知识和从安拉那里得到的启示亲自传授给阿里,而且穆圣还祈求安拉赏赐 阿里智慧、知识和记忆能力,安拉应许了穆圣的祈求,正如阿里本人所说,凡是穆圣教授给他的知识,他连一个字母都没有忘记。
博学多才的阿里
阿里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加上穆圣的亲传和安拉的佑助,在穆圣在世时,阿里就已经出类拔萃,博学多才,成为圣门弟子中的佼佼者。穆圣多次夸赞阿里学识渊博和英勇善战。
安拉的使者(求主赐福他及其后裔)说:“哈桑的父亲啊!恭贺你获得渊博的知识,你已饱饮知识的清泉。”[26]
安拉的使者(求主赐福他及其后裔)说:“我是知识之城,阿里是其城门,谁想进我这座知识之城,必须先经过阿里这道城门。”[27]
又说:“阿里啊!我是知识之城,你是其城门。凡认为,不经过你这道门能进入我的知识之城的人,他的确在说谎。”[28]
又说:“我是智慧之家,阿里是其门。”[29]
据波斯色勒曼说:安拉的使者(求主赐福他及其后裔)说:“我之后,我的文麦(民族)中最有知识的人是阿里。”[30]
艾奈斯•本•马利克说:穆圣曾对阿里说:“在我之后,你将判断人们争论的是非。”[31]
艾布•萨德•胡德利说:安拉的使者(求主赐福他及其后裔)说:“在我的文麦(民族)中,阿里•本•艾布塔利布是最深知教法判决的人。”[32]
阿里记录启示留传后代
阿里知识渊博,记忆超群,能把从穆圣那里听到的所有启示和圣训一字不漏地牢记在心里,对他来说根本没有把自己的知识记录下来的必要性,但他奉穆圣之命,将听到的所有启示和圣训记录在册,以便留传后代。
阿里说:安拉的使者(求主赐福他及其后裔)说:“阿里啊!你把我所诵读给你的一切全部记录下来。”我说:“安拉的使者啊!难道你担心我忘记吗?”穆圣说:“不,我已祈求安拉使你成为(这些知识)的保护者,但是你应当为你后代中的‘伊玛目’们而记录。”[33]
鉴于此,阿里在世时已将他从穆圣那里听到的所有启示和圣训记录在册,并传给其后代。他之后的各代伊玛目就是从阿里记录的经典中传述圣训的。有时伊玛目们直 接指出,某段圣训在阿里的经典中有记录。比如,据穆罕默德•哈克姆传自穆萨•本•扎尔法(第七位伊玛目):“在你们之前的人就是因凡事‘类比’而遭 毁灭了。在穆圣归真前,安拉已将关于合法与非法的所有规定启示给穆圣,你们所需要的一切教法,在穆圣在世时就全部解释清楚了,而且记录在经典中,一直在穆圣的‘亲属’中留传。……[34]
据阿扎法尔•赛拉菲说:我曾与哈克姆•本•艾伊奈去请教伊玛目巴基尔。哈克姆提出了许多问题,伊玛目巴基尔一一做出了回答。后来有一个问题哈克姆与伊玛目 巴基尔产生分歧,伊玛目巴基尔就对他的儿子说:“孩子,你去把那本卷在一起的大经典拿来。”他儿子把经典拿来,伊玛目巴基尔打开经典找到了争论的问 题,他说:“这是阿里的笔迹,是穆圣口述阿里记录下来的。”他对哈克姆说:“哈克姆啊!你们想遵从谁(演绎的教法)都可以,但是指安拉起誓,再没有比吉布伊勒天使传给穆圣的知识更可靠的了。”[35][]
祖拉勒问伊玛目萨迪格:“可以在狐狸、松鼠的皮子上礼拜吗?”伊玛目萨迪格拿出一本经典,称是由穆圣口述阿里书写的,经典中写到:“不能在其肉被禁食的动物的毛上或皮子上礼拜。”[36]
白克尔•本•卡勒布说:我听到伊玛目萨迪格说:“由于我们有一样东西,所以(在伊斯兰教)方面我们不需要其他人(的指导),但人们需要我们。我们有一本经典,是穆圣口述阿里书写的,在该经典中详细记载了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非法的。”[37]
类似以上传述在什叶派经典著作中很多。这些传述说明,穆圣后裔手中确实有一部由穆圣口述阿里书写的经典,在这部经典中详细记载了伊斯兰教律和各方面的知 识,穆圣后裔的知识就来自于这部经典。这部经典是穆圣奉安拉之命用口述让阿里记录的。穆圣这样做有两个目的:第一,预防伊斯兰教知识随着时代的变迁遗 失或歪曲。因此,穆圣令阿里记录在经典中,留传后代,作为各代伊玛目进行教法演绎的主要根据。第二,穆圣想让所有穆斯林遵从他的后裔的道路。因为在他们手 中有穆圣口述阿里书写的经典。因此,穆圣后裔的知识是绝对正确无误的,穆斯林们应从他们那里学习伊斯兰知识。与此同时,穆圣这样做,是向穆斯林宣布,穆圣 后裔才是伊斯兰教的知识权威。
伊玛目传述圣训的途径
穆圣后裔中的伊玛目们,即阿里和他后裔中另外十一位伊玛目或直接,或间接地从穆圣那里传述圣训。阿里直接从穆圣那里传述圣训,然后在把圣训传授给哈桑,哈 桑再传授给候赛因,候赛因再传给他的儿子宰努•阿比迪,如此代代相传。穆圣后裔的伊玛目们也明确指出了这一点。如:
扎比尔传述:伊玛目巴基尔对我说:“扎比尔啊!如果我们把自己的观点当作圣训传述,那么,我们必遭(安拉)的毁灭。我们传述的圣训都是从穆圣那里一直保存下来的,我们保护圣训犹如人们保护自己的金银财宝一样。”[38]
达吾德•本•艾比•叶兹德传述:我听到伊玛目萨迪格说:“如果我们按照自己的意见给人们教授教法,那么我们必遭毁灭。我们所说出的教法都是穆圣的圣训,是从我们的祖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我们保护圣训犹如人们保护自己的金银财宝一样。”[39]
希沙姆•本•萨利姆、赫马德•本•欧斯曼等人的传述:我们听到伊玛目萨迪格说:“我传述的圣训是从我父亲那里传来的,我父亲又从我祖父那里传来,我 祖父从伊玛目候赛因,伊玛目候赛因从伊玛目哈桑,伊玛目哈桑从伊玛目阿里,伊玛目阿里直接从穆圣那里传述,而穆圣所说的圣训都是安拉的启示。”[40]
扎比尔传述:我曾对伊玛目巴基尔说:“当你给我传述一段圣训时,请把来源告诉我。”伊玛目对我说:“我传述的所有圣训的来源是:我父亲传自我祖先穆 圣,穆圣传自吉布伊勒天使,吉布伊勒天使传自安拉。”伊玛目又对我说:“扎比尔啊!从诚实的人那里传述一段圣训比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宝贵。”[41]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穆圣在世时早就想到把他自己的所有知识渐渐地传授给伊玛目阿里,以防遗失。
2、伊玛目阿里具备继承穆圣知识财富的聪颖才智和奋斗不息的精神,加之穆圣祈求安拉赏赐他智慧和记忆能力,所以伊玛目阿里把穆圣教授给他的所有知识一字不漏地牢记在心里,并传给其后代。
3、伊玛目阿里从两条途径保护了穆圣教授给他的知识:(1) 通过安拉赐予他的超群的记忆能力;(2) 受穆圣之命把穆圣的知识书写在经典中,并将经典传给他以后的伊玛目。[]
4、伊玛目阿里也是通过上述两条途径将穆圣知识传授给他之后的伊玛目,首先伊玛目阿里把穆圣知识全部口授给伊玛目哈桑,并把他记录的经典交给哈桑,嘱托他通过这样的途径传授给下一位伊玛目。
5、穆圣把知识传授给阿里,阿里再传授给哈桑,哈桑传授给候赛因,如此代代相传,穆圣知识就永远保存下去,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遗失。
6、 穆圣曾亲自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向穆斯林宣布,“阿里与《古兰经》同在,《古兰经》与阿里同在”。并嘱托所有穆斯林从穆圣亲属及其后裔中寻求伊斯兰知识。穆 圣在许多圣训中强调,在他去世后,他的亲属阿里、哈桑、候赛因及其后裔中的伊玛目是伊斯兰教的知识权威,是伊斯兰教的知识宝藏。
在穆圣去世后,如果所有穆斯林都接受阿里和穆圣亲属为伊斯兰教权威,向他们学习伊斯兰教,遵从他们的教导,那么,穆斯林之间不至于出现如此众多的分歧和派别。如果穆圣家属的知识能够传播开,那么世界将充满光亮,穆斯林将更加紧密团结。
但遗憾的是,历史对穆圣家属没有给予公正的对待,由于政治和其他原因,穆斯林渐渐地与穆圣家属疏远了,逐渐远离了穆圣知识的宝藏,远离了蕴藏着伊斯兰丰富 知识的源泉。其结果:穆斯林为了学习伊斯兰教知识不得不四处寻求,有时蒙受那些为了短暂的经济利益或荣华富贵而捏造伪圣训的宗教败类的欺骗。
穆圣去世后,一开始,穆斯林经常向阿里学习。无论是哈里法,还是平民百姓,但凡遇到难于解决的教法问题,都去请教阿里,并以阿里的判决为最终判决。尤其第二任哈里法欧麦尔,更是虚心地请教阿里,遇到难的教法问题,他都要征求阿里的意见后才做出判决。
据伊本•阿巴斯说:“只要有诚实可信的人说,某项‘法特瓦’(教法判决)来自阿里,我们就遵循,不再另寻判决。”[42]
据艾布•胡莱勒说:欧麦尔•本•哈塔布说:“阿里的判决是我们中最好的判决。”[43]
据萨德•本•马斯布说:“欧麦尔在处理穆斯林事务时,只要阿里不在场,他首先要祈求安拉护佑(不要判断错误)。[44]
据阿兹奈•阿布迪说:“我去问欧麦尔从哪个地方开始(受戒)副朝?”他对我说:“你最好去询问阿里。”[45]
有人询问阿懿莎:“做小净时能摸鞋代替摸脚吗?”她说:“去询问阿里吧。”[46]
据艾布•萨阿德•胡德里说,他听到欧麦尔问阿里一个问题后对阿里说:“但愿在我有生之年,你随时在我身边。”[47]
在正统四大哈里法时期,人们都非常尊敬阿里,并把阿里视作伊斯兰教权威,许多著名圣门弟子,如艾布•白克尔、欧麦尔、伊本•阿巴斯、艾布•萨阿德• 胡德里、波斯色勒曼、艾布•赞尔•阿法里等关于许多教法问题都请教过阿里,都参照阿里的观点。他们知道阿里知识渊博,精通伊斯兰教,是无可争议的权威。而 且他们在穆圣在世时,亲耳听到了穆圣对阿里的称赞,因此,他们一遇有难于解答的教法问题,都请教阿里。虽然阿里在穆圣去世后一段时间,在政治上不得势,没 有成为第一任哈里法,但在知识方面,没有任何人与他抗衡,所有圣门弟子都把他当作知识的源泉和权威。
哈里法时期结束后,伊斯兰世界出现了帝王统治,从那时开始,历代帝王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权力,竭力反对穆圣亲属和后裔,阻止穆斯林追随他们的道路。暴虐 的帝王们不但不遵从《古兰经》和圣训,而且还伪造圣训,否认穆圣亲属的地位,阻止穆圣的亲属和历代伊玛目宣扬纯正的伊斯兰教。渐渐地伊玛目们受到 了孤立,随着时间的推移,穆斯林们也逐渐忘记了穆圣关于“穆圣亲属”是伊斯兰教权威的叮咛和教导。[]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遗憾的情况呢?为什么穆圣亲属和伊玛目们的权威性被人们遗忘呢?即便逊尼派和其它学派的穆斯林不承认穆圣亲属为穆圣钦 定的哈里法,但为什么他们后来忘记了穆圣亲属的知识权威性呢?穆圣在世时一再强调穆斯林遵从穆圣亲属的道路,后来为什么穆斯林却与穆圣亲属疏远呢?
回答以上这些问题需要对历史进行全面而详细的剖析,需要专著才能解答清楚。但从总体上说,是倭玛叶王朝和阿巴斯王朝历代暴君出于政治目的,和为了维护自己 的利益和地位而孤立穆圣亲属和伊玛目们,让他们脱离穆斯林群众,脱离社会;让穆斯林的心灵得不到穆圣亲属的知识源泉的滋润。因为,一旦穆圣亲属深入 社会,成为伊斯兰教的权威,他们的统治地位就将受到动摇,他们的行动将受到约束。而统治者们为了为所欲为,欺压人民,绝不会让穆圣亲属发挥作用。
其次,如果穆圣亲属的知识权威在人们中间传开,他们的影响和受人民热爱的程度将超过统治者,统治者就会感觉到自己的权力受到威胁。所以,他们竭力阻止穆圣亲属与人们接触,并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孤立他们。
在倭玛叶王朝和阿巴斯王朝中还有一些暴君,用极其残酷的手段对待穆圣亲属及其追随者,对他们进行关押、折磨、流放,甚至杀害他们。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穆 圣外孙伊玛目候赛因和他的追随者,就曾遭到倭玛叶王朝叶齐德的杀害;倭玛叶王朝统治者还下令所有清真寺的伊玛目在演讲前都要诅咒伊玛目阿里。从那 时,人们与穆圣亲属逐渐疏远和陌生了。
虽然在伊玛目巴格尔时期,穆圣后裔开始得到了相对自由的活动,他们有机会开设讲座,向人们教授纯正的伊斯兰知识。在这段时期,穆圣后裔培养出了许多伊斯兰 教栋梁之才,(逊尼派大伊玛目艾布•哈尼法就曾是穆圣后裔伊玛目萨迪格的学生)为伊斯兰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为后期伊斯兰教法学家演绎教法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但遗憾的是,统治者并没有放弃对穆圣后裔的压制和迫害。有的被流放异乡,有的被关在监狱里,有的遭到暗害。
当然在穆斯林当中也有一部分人,不畏强暴,无论在任何艰苦的时刻都坚定不移地追随着穆圣后裔,把穆圣后裔作为伊斯兰教的知识权威,他们就是什叶派。
在逊尼派典籍中也有从穆圣亲属传述的圣训,但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最后愿所有穆斯林把穆圣亲属作为伊斯兰教的知识权威,大家求同存异,齐心协力、为伊斯兰教在全球的发展共同努力!
[1] 《古兰经》:53:3-6。
[2]《穆斯林圣训集》卷四,第1873页。
[3]《两圣训集注释》卷三,第109页。
[4]《尊贵者的家谱》卷二,第110页。
[5]《森林之狮》卷二,第12页。
[6]《麦吉麦尔扎伊德》 卷九,第162页。
[7]《巴格达史》卷八,442页。
[8]《穆斯纳德圣训集》卷三,第59页。
[9]《友爱之源》 第41页。
[10]《霹雷》第151页。
[11]《穆斯林圣训集》 卷四,第1874页。
[12]《古兰经》33:33。
[13]《森林雄狮》卷二,第12页。
[14]《古兰经》3:61。
[15]《两圣训集注释》卷三,第150页。
[16]《穆斯林圣训集》 卷四,第1883页。
[17]《法拉伊德萨穆特》 卷二,第133页。
[18]《友爱源泉》第31页。[]
[19]花拉赤米:《尊贵的人》 第199页。
[20]花拉赤米:《尊贵的人》 第199页。
[21]《友爱源泉》 第79页。
[22]《辞章之道》 演说187。
[23]《尊贵者的家谱》 卷二,第110页。
[24]《卡菲》 卷一,第64页。
[25]《阶层》 卷二,第348页。
[26]《善终宝藏》第78页;《尊贵的人》第41页。
[27]《友爱源泉》 第82页;《尊贵的人》第40页;《两圣训集注释》卷三,第128页,《森林雄狮》卷四,第22页。
[28]《友爱源泉》第82页。
[29] 仝上,第81页。
[30]《法拉伊德萨穆特》卷一,第97页。
[31]《两圣训集注释》卷三,第122页。
[32]《尊贵的人》 第39页
[33] 仝上第40页。
[34]《品级明鉴》第148页。
[35]《什叶圣训集》卷一,第8页。
[36] 仝上第9页。
[37] 仝上。
[38]《什叶圣训集》卷一,第14页。
[39] 仝上。
[40] 仝上第12页。
[41] 仝上第13页。
[42]《阶层》 卷二,第338页。
[43] 仝上第339页。
[44] 仝上。
[45]《善终宝藏》第79页。
[46] 仝上。
[47] 仝上第82页。
阅读更多...
概述
阿舒拉之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悲剧。
人们在探寻伊玛目侯赛因牺牲的一些奥妙时,往往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历史上发生的战争和牺牲的勇士数不胜数,为何唯独阿舒拉日最为惨烈呢?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了解伊玛目侯赛因的身份以及他殉难的前因后果。伊玛目侯赛因作为伊斯兰伟大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肩负着替圣传教、捍卫伊斯兰的重要使命。当他看到穆阿倭叶王朝胡作非为,为了维护王室地位,蓄意曲解天经,捏造圣训,迫害虔诚的、热爱正义的信士。可以说,伊玛目侯赛因处于伊斯兰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在黑白颠倒、真伪难分的年代,伊玛目侯赛因责任重大,他不可能安坐家中,享受天伦之乐,而眼看着伊斯兰走向衰落而不顾。他必须站起来,承担起重大的使命,用自己的生命维护先知的道路。为此他付出了生命的巨大代价。.....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فایلهای صوتی زیارت ناحیه مقدسه را در لینک زیر می توانید انتخاب کنید:
http://www.shiavoice.com/cat-661.html
زیارت ناحیه مقدسه با ترجمه فارسی مقابل متن را در ادامه مطالب مشاهده نمایید
阅读更多...
阿舒拉图片集 گالری تصاویر عاشورایی
血染的阿舒拉 عاشورای خونین
伊玛目侯赛因与卡尔巴拉 امام حسین علیه السلام و کربلا
论伊玛目侯赛因 درباره امام حسین علیه السلام
伊玛目侯赛因啊!祝你平安 السلام علی الحسین علیه السلام
伊朗阿舒拉节一瞥 عاشورا در ایران
血写的精神 روح خون نوشته (شعری چینی در رثای مولا حسین علیه السلام)
从圣训看伊玛目侯赛因 نگاهی روایی به امام حسین علیه السلام
阿舒拉悼念活动一瞥 عاشورا و عزاداری در یک نگاه
卡尔巴拉事件 واقعه کربلا
世界思想家与名人论伊玛姆侯赛因 عقیده اندیشمندان و شخصیت های جهان در باره امام حسین علیه السلام
阿舒拉事件对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影响 تاثیر واقعه عاشورا بر انقلاب اسلامی ایران
穆圣后裔的知识权威 قدرت و علم آل محمد (صل الله علیه و آله)
卡尔巴拉与敌军相遇 کربلا و روبرو شدن با دشمن
伊玛目侯赛因的人格 شخصیت امام حسین علیه السلام
伊玛目侯赛因起义的思想 انگیزه قیام امام حسین علیه السلام
伊玛目候赛因起义的原因 دلایل قیام امام حسین علیه السلام
阿舒拉是正邪分明的日子 عاشورا روز جدائی رستگاران و ستمگران
伊玛目侯赛因——人类的导师 امام حسین علیه السلام -- معلم بشریت
阿舒拉是一次永恒的起义 عاشورا یک قیام جاودانه است
发生阿舒拉惨案的历史悲剧 حادثه عاشورا از تراژدی تاریخی رخ داده است
阿舒拉带来的信息 پیامی که عاشورا همراه داشت
真理与虚妄的斗争 حقیقت و جنگ باطل
伊玛目侯赛因从麦加到卡尔巴拉رسیدن امام حسین علیه السلام از مکه به کربلا
一位沙目商人与伊玛目侯赛因 یک تاجر شامی و امام حسین علیه السلام

伊斯兰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
伊历10年12月24日,发生了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被称作“穆巴希勒”,这一历史事件对伊斯兰教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日被作为伊斯兰文化遗产保留了下来,一直受到了穆斯林的重视。
本文首先将简略这一事件的过程和背景,然后对这一事件的现实意义与影响作用进行分析。
穆巴希勒事件简略
伊历12月24日被称为穆巴希勒日。
穆巴希勒是阿拉伯语译音,有“互相诅咒、互相祈求安拉弃绝说谎者”之意。
伊历10年,纳吉兰(位于现今的沙特阿拉伯西南)地区的一伙基督教徒前来与先知穆罕默德(求主赐福他和他的后裔)就耳萨圣人进行辩论。穆圣说:“耳萨圣人是安拉的仆人,是安拉授予麦尔彦的一句话。”基督教反对说:“尔萨圣人没有父亲,一个人没有父亲怎能出生呢?”于是安拉针对尔萨圣人降下启示:
“إِنَّ مَثَلَ عِيسَى عِنْدَ اللَّهِ كَمَثَلِ آدَمَ خَلَقَهُ مِنْ تُرَابٍ ثُمَّ قَالَ لَهُ كُنْ فَيَكُونُ”
(在真主看来,尔萨确是像阿丹一样的。他用土创造阿丹,然后他对他说:“有”,他就有了。)(3:59)
安拉是大能的主,他能够用泥土创造阿丹圣人,难道不能创造一个没有父亲的尔萨圣人吗?穆圣列举许多例子,说明尔萨圣人只是安拉的仆人,是安拉派遣给人类的众先知中的一位先知,但基督教徒固执己见,不接受理性推理,非要说尔萨圣人是上帝的儿子,是“三位一体”中的一位。当辩论没有结果时,安拉启示穆圣,与他们进行“穆巴希勒”,即请求安拉裁决,互相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共同祈求安拉弃绝说谎的一方,看谁的祈求被安拉接受,谁遭受安拉的惩罚。
安拉降下启示说:
“فَمَنْ حَاجَّك فِيهِ مِن بَعْدِ مَا جَاءَك مِنَ الْعِلْمِ فَقُلْ تَعَالَوْا نَدْعُ أَبْنَاءَنَا وَ أَبْنَاءَكمْ وَ نِساءَنَا وَ نِساءَكُمْ وَ أَنفُسنَا وَ أَنفُسكُمْ ثُمَّ نَبْتهِلْ فَنَجْعَل لَّعْنَة اللَّهِ عَلى الْكذِبِينَ.”
在知识降临你之后,凡与你争论此事的人,你都可以对他们说:“你们来吧!让我们召集我们各自的孩子,我们的妇女和你们的妇女,我们的自身和你们的自身,然后让我们祈祷真主弃绝说谎的人。”(3:61)
这段经文降示后,穆圣要求与基督教徒进行“穆巴希勒”,基督教徒答应了穆圣的要求,双方决定在12月24日,各自带着自己信徒,到指定的地方进行“穆巴希勒”,即互相祈求安拉诅咒和弃绝说谎者。
伊历12月24日,穆圣带着女儿法图麦、女婿阿里和两个孙子哈桑、侯赛因去与基督教徒进行“穆巴希勒”。纳吉兰的基督教徒也如期赴约,当他们看见穆圣带着自己的女儿、女婿和孙子参加“穆巴希勒”,心中产生了恐惧。他们很清楚,如果穆圣没有十足的把握,是不敢轻易带着自己的女儿、女婿和孙子参加这种危险的决斗,一旦穆圣的祈求被承领,纳吉兰的所有基督教徒将遭灭顶之灾。所以,他们决定放弃“穆巴希勒”,采取折中的方法解决互相之间的矛盾。纳吉兰的基督教大主教便对穆圣说:“艾布•嘎希姆啊!我们不想与你‘穆巴希勒’,希望与你达成和解。”穆圣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与纳吉兰的基督教签订了和约,根据和约,基督教每年交纳人丁税,穆斯林将保障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穆巴希勒事件起因
在希贾兹与也门交界的地方,有一个地区叫纳吉兰,伊斯兰教兴起时,这一地区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该地区是当时希贾兹地区唯一信奉基督教的地区。
穆圣迁徙麦地那后,随着穆斯林人数的增加,伊斯兰教的扩大,穆圣致信各地部落长老,号召他们接受安拉的启示,皈依安拉的宗教——伊斯兰教。穆圣在致纳吉兰基督教大主教艾布•哈里斯的信中,号召所有基督教徒,放弃“三位一体”信仰,信仰独一的安拉。信的全文如下:
“奉伊布拉欣、伊斯哈格和叶尔古布的主的尊名
这是安拉的使者穆罕默德致纳吉兰大主教的信。一切赞颂全归伊布拉欣、伊斯哈格和叶尔古布的养主,我谨此号召你们放弃对安拉仆人的崇拜,转向崇拜独一的安拉,我号召你们不要舍安拉而把他的仆人当作主宰。如果你们不接受我的号召,至少应当向伊斯兰政府交纳人丁税,以便我们保护你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果你们既不接受号召,又不交人丁税,我们将向你们宣战。”
穆圣代表会见纳吉兰基督教大主教
穆圣派信使把信递交纳吉兰基督教大主教,大主教接过信,认真仔细地阅读。随后召开了由宗教人员和社会名人参加的协商会议,共同商议怎样对穆圣的信做出答复。在被邀参加商讨的人中,有一个名叫沙尔哈比勒的人,他在纳吉兰人中以“智者”著称,他对大主教说,在宗教方面我懂得不多,所以我没有发言权,但关于穆罕默德这封信的问题,我想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许对解决问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我要强调我们经常提及的问题,就是圣人的血缘已从伊斯哈格的后代转到伊斯玛仪的后代,或许穆罕默德就是我们期待以久的最后一位先知。
会议一致决定派遣一个代表团到麦地那直接与先知穆罕默德接触,听一听穆圣究竟宣传什么,然后再做决定。
纳吉兰基督教代表团由60位重要人物组成,由三名宗教学者领队,前往麦地那会见先知穆罕默德。
基督教代表团与穆圣会见
纳吉兰基督教代表团进入麦地那后,直接谒见先知穆罕默德,穆圣很尊敬地接待了他们。
纳吉兰基督教代表团见到穆圣后,刚要进行会谈,他们说,礼拜时间到了。穆圣让他们在麦地那清真寺里礼拜,基督教代表团便在清真寺里,面向东方(耶路撒冷)礼拜。拜毕,他们坐了下来,与穆圣展开对话,实则进行辩论。他们问穆圣:“你号召人们信仰什么?”
穆圣回答说:“我奉安拉之命,号召人们信仰独一的安拉。尔萨圣人只是安拉的一个仆人,他像其他人一样,具有人的一切特性,他像人们一样吃东西。”基督教代表不接受穆圣的观点,他们反驳说:“人的出生是需要父亲的,尔萨没有父亲足以证明他是上帝的儿子,具有神性。”此时,安拉降下启示说:
إِنَّ مَثَلَ عِيسَى عِنْدَ اللَّهِ كَمَثَلِ آدَمَ خَلَقَهُ مِنْ تُرَابٍ ثُمَّ قَالَ لَهُ كُنْ فَيَكُونُ
在真主看来,尔萨确是象阿丹一样的。他用土创造阿丹,然后他对他说:“有”,他就有了。(3:59)
这节经文从理性的角度阐述了尔萨无父而生,经文指出,尔萨圣人没有父亲而出生并不是奇怪的事,更不能证明他是上帝,或是上帝的儿子,或具有神性,如果说尔萨无父而生神奇,那么阿丹圣人的出生更神奇,他既没有父亲,也没有母亲。安拉是大能的,他既然能够从无中创造了阿丹,怎么不能让尔萨无父而生呢?仅仅因为尔萨没有父亲,就推断他是上帝的儿子,显然不符合逻辑。
穆巴希勒经文的降示
面对穆圣的质问,纳吉兰基督教代表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出合理的答复,没有一个能拿出证明尔萨是上帝的儿子的强有力证据,但他们仍固执己见,拒绝接受穆圣的宣传,并对穆圣说:“你所说的并不能使们全信服。”此时,安拉降下启示:
فَمَنْ حَاجَّك فِيهِ مِن بَعْدِ مَا جَاءَك مِنَ الْعِلْمِ فَقُلْ تَعَالَوْا نَدْعُ أَبْنَاءَنَا وَ أَبْنَاءَكمْ وَ نِساءَنَا وَ نِساءَكُمْ وَ أَنفُسنَا وَ أَنفُسكُمْ ثُمَّ نَبْتهِلْ فَنَجْعَل لَّعْنَة اللَّهِ عَلى الْكذِبِينَ.
在知识降临你之后,凡与你争论此事的人,你都可以对他们说:“你们来吧!让我们召集我们各自的孩子,我们的妇女和你们的妇女,我们的自身和你们的自身,然后让我们祈祷真主弃绝说谎的人。”(3:61)
经文要求穆圣与基督教代表举行一次祈求安拉弃绝说谎者的对决,被称作“穆巴希勒”。
双方同意进行穆巴希勒
穆圣奉安拉之命提出“穆巴希勒”后,纳吉兰基督教代表接受了穆圣的提议,双方决定第二天在麦地那郊外一块旷地举行穆巴希勒,共同祈求安拉,弃绝虚妄的一方。
穆圣带谁参加了穆巴希勒?
与纳吉兰基督教徒进行穆巴希勒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因此,挑选谁参加这次对决,非常重要,并不是每一个男女信士都可以参加,参加者必须信仰虔诚、意志坚定,这样在祈求安拉时,才能得到应答,才能战胜基督教。因此,穆圣从穆斯林和他的亲属中只挑选了最虔诚、最纯洁的四人随同他参加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精神对决。这四人是:阿里、法图麦、哈桑和侯赛因。穆圣走在中间,他怀里抱着小孙子侯赛因,手里牵着长孙哈桑,后面跟着的是女儿法图麦,法图麦后面是阿里,穆圣对他们说:“当我向安拉祈求时,无论祈求什么,你们只要念‘阿敏’就行了。”穆圣一行五人,准备前往麦地那郊外,与基督教进行穆巴希勒。
穆圣进入穆巴希勒场地
基督教大主教吩咐参加这次对决的代表:“如果穆罕默德携带他的家属参加这次穆巴希勒对决,你们就不要与他对决,如果他是带着他的圣门弟子来,你们就大胆地与他对决,你们肯定能取胜。”
第二天,当他们看到穆圣威严庄重地走来,随同他前来参加穆巴希勒的都是他的亲属,他们从内心感到惊恐,他们没有想到穆圣竟然把自己最心爱的女儿法图麦,还有两个幼小的孙子一起带来参加穆巴希勒。他们窃窃私语,有一个人说,穆罕默德胸有成竹,看来他真是先知,否则怎么敢带着一家人来参加这种互相诅咒的对决。大主教看到这种场面,就说:“我看到穆罕默德一行的脸上发着光芒,如果他们举手祈求安拉让一座大山从根拔起,安拉肯定立即应答他们的祈求,我们决不敢与这些高尚、尊贵的人对抗,在对决中,只要他们祈求,我们必定遭殃,甚至有可能世界上所有基督教徒都将遭到惩罚。”
基督教代表团放弃穆巴希勒
基督教代表团看到穆圣信心十足,意志坚定,尤其看到穆圣带着他的家人参加这次互相诅咒的对决,心里感到恐惧,随即决定放弃穆巴希勒,愿意与穆圣和解,并答应每年向穆圣交纳人丁税。穆圣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并保证,只要交纳人丁税,就保证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穆圣说:“当时,我看到安拉的惩罚已笼罩在基督教代表们的上空,如果他们接受穆巴希勒,只要我举手祈求安拉,天火就降于他们,甚至整个纳吉兰的基督教都难于逃脱灾难的惩罚。”
双方签订和约
纳吉兰基督教代表团要求穆圣在和约中注明每年交纳的人丁税,并保证纳吉兰地区的安全。穆圣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并命令阿里执笔书写和约。
伊斯兰文献中关于穆巴希的记载
穆巴希勒事件是伊斯兰历史上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所有伊斯兰教派的文献中都有记载。下面引用一些文献中的记载
据圣妻阿伊莎的传述:穆巴希勒那天,穆圣把他的四个家属叫来,用自己的黑披衣盖在他们头上,并诵读经文:
“إِنَّما يُرِيدُ اللّهُ لِيُذْهِبَ عَنْكُمُ الرِّجْسَ أَهْلَ الْبَيْتِ وَ يُطَهِّرَكُمْ تَطْهِيراً”
(先知的家属啊!真主只欲消除你们的污秽,洗净你们的罪恶。)(《古兰经》33:33)
拉齐经注
法赫尔•拉齐在他的古兰经注《末见的钥匙》中关于穆巴希勒事件解释说:穆圣在参加穆巴希勒时,身上穿着黑色披衣,怀里抱着侯赛因,一只手牵着哈桑,法图麦和阿里跟在后面。穆圣对他们说:“当我向安拉祈求时,无论祈求什么,你们只要念‘阿敏’就行了。”当抵达穆巴希勒的地方时,穆圣脱下披衣,把法图麦、阿里、哈桑和侯赛因聚在披衣下,并诵读了
“إِنَّما يُرِيدُ اللّهُ لِيُذْهِبَ عَنْكُمُ الرِّجْسَ أَهْلَ الْبَيْتِ وَ يُطَهِّرَكُمْ تَطْهِيراً”
(先知的家属啊!真主只欲消除你们的污秽,洗净你们的罪恶。)这节经文。以此告诉世人,穆圣的后裔就是他们,同时也展示了穆圣后裔的尊贵和高尚地位。拉齐在引用圣训后评论说,所有圣训学家和古兰注释家都认为,这段圣训传述是正确的,没有任何人怀疑以上历史事件。这节经文强调,哈桑和侯赛因是穆圣的后裔。
《侯赛因经注》
《侯赛因经注》是一部重要的《古兰经》注释,对伊斯兰教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被中国清真寺经常教育列为必修课,大多数中国清真寺伊玛目都讲过《侯赛因经注》。
《侯赛因经注》的原名是《尊贵的礼物——造物主之经注释》,由于作者名叫侯赛因•本•阿里•贝哈基•萨布兹瓦里,后来这部《古兰经》注释就以他的名字著称,称为《侯赛因经注》。侯赛因生于1494年,伊朗萨布兹瓦里人,著名宗教学家。《德赫胡达大辞典》中记载,侯赛因•本•阿里•贝哈基是伊朗著名宗教学家、神学家和苏菲学家。
《侯赛因经注》关于穆巴希勒事件的叙述:
“穆巴希勒”经文下降后,穆圣对纳吉兰基督教代表团说,无论我们说什么,你们都不接受,而且狡辩。现在让我们一起进行穆巴希勒,双方共同祈求安拉,惩罚我们中的说谎者,让安拉裁决,我们双方究竟谁是真理的一方,谁代表虚妄。纳吉兰基督教代表接受了穆圣的建议,并与穆圣商定了进行穆巴希勒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天,穆圣怀里抱着侯赛因,手里牵着哈桑,法图麦和阿里跟在后面,一行五人前往穆巴希勒的地方。穆圣对他们说:“当我祈求安拉时,你们只须说‘阿敏’。”
纳吉兰基督教代表通过慎重考虑和商讨后,决定放弃穆巴希勒,与穆圣签订和约。当时,基督教代表已列队整齐,准备与穆圣对决,当他们看到穆圣携带自己的家人前来参加穆巴希勒时,心里产生了恐惧。基督教大主教对他们说:“你们千万不要与这个尊贵的人进行穆巴希勒,指主发誓,我从他的脸上看到了光亮,只要他向主祈求,他可以使高山移动。我坚信,如果你们与他穆巴希勒,地球上将不会留下一个基督教徒。”
随后,基督教代表与穆圣签订了和约,每年交纳两千只骆驼,分两次上交,签订和约后,纳吉兰基督教代表返回家乡。穆圣说:“如果纳吉兰的基督教代表与我穆巴希勒,烈火将从天而降,将毁灭纳吉兰的所有基督教徒,甚至连他们房顶上的鸟都难于幸免。”
《卡沙菲经注》
逊尼派著名《古兰经》注释家艾布•噶希姆•贾鲁拉•泽姆在其著《揭密经注》中说:“穆巴希勒事件充分证明了‘披衣下面的人’是穆圣的后裔,他们是穆斯林中最尊贵的信士。这一事件同时证明穆圣为圣的真实性,因为,无论是反对者还是赞同者都肯定,纳吉兰的基督教代表放弃了穆巴希勒。”
《贾拉莱尼经注》
穆圣与纳吉兰基督教代表进行辩论,但没有任何结果,穆圣便提出了穆巴希勒建议。基督教代表对穆圣的建议进行了商议并同意。但他们中一位有学识的人说:“你们很清楚,穆罕默德就是安拉派遣的使者,你们要知道,任何人决不敢与先知穆巴希勒,凡是与先知穆巴希勒的人,必将遭到毁灭。”他们便返回请求穆圣取消穆巴希勒。但穆圣已带着哈桑、侯赛因、法图麦和阿里去约定的地方,准备穆巴希勒,穆圣对他们说:“当我祈求安拉时,你们只须念‘阿敏!’。”基督教代表决定放弃穆巴希勒,接受和约,并每年交纳人丁税。
据艾布•纳伊姆自伊本•阿巴斯的传述:如果基督教代表胆敢与穆圣穆巴希勒,他们的所有财产和子女都将遭到毁灭。另传述,如果他们与穆圣穆巴希勒,他们全部将被烈火烧死。
《穆斯林圣训实录》
当穆巴希勒经文下降时,穆圣把阿里、法图麦和哈桑、侯赛因叫来,并祈求安拉说:“主啊!他们是我的后裔。”
谢赫穆菲德补充说:“在穆巴希勒事件中,穆圣向穆斯林显示了圣裔的尊贵,在穆斯林中,没有人能与圣裔媲美。”
关于穆巴希勒历史事件,除以上提到的外,还有许多古兰经注、圣训、历史等典籍中都有记载。
穆巴希勒事件的意义和价值
1. 肯定了穆圣为圣的真实性
穆巴希勒事件向世人确定了穆圣为圣的真实性,以及他所宣扬的一切都是安拉的启示,而非他的个人思想或观点。正如纳吉兰基督教一位代表所说,从穆圣的面容看到了圣品的光亮,正因为此,他们才不敢与穆圣进行穆巴希勒。
2. 穆巴希勒事件是伊斯兰历史上的一大永恒奇迹
穆巴希勒是穆圣与基督教的一次精神上的对决,也是真理与虚妄的较量,如果穆圣不是安拉派遣的先知,他决不敢带着自己的家眷去与基督教进行穆巴希勒。基督教学者们从各种迹象中认出穆圣是真正的先知,所以,他们决定放弃穆巴希勒。
3. 穆巴希勒对伊斯兰各教派的团结能起到重要作用
穆巴希勒是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这一事件中,穆圣挑选了最优秀的信士参加与基督教进行的穆巴希勒对决。因此,穆斯林各教派可以把这一天作为加强团结的日子,通过学习和领悟这一事件,放弃一切纷争,加强互相之间的了解,遵循穆圣后裔的道路。因为,所有教派的古兰经注和历史书籍都一致认为,穆圣在穆巴希勒事件中向世人显示了圣裔的尊贵,以及他们的纯洁和高尚地位。
4. 穆巴希勒事件体现了伊斯兰教的公正
在穆巴希勒事件中,穆圣与纳吉兰的基督教达成了和平协约,充分展示了伊斯兰教的公正和对其他宗教的宽容与尊重。要知道,当时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已得到全面发展,整个麦地那地区已属于伊斯兰版图,穆斯林完全可以让纳吉兰的基督教徒毫无条件地接受提出的任何要求,但穆圣没有那样做,而是让他们自由信教,自由发表观点,甚至允许他们进行辩论。只要求他们象征性地交纳人丁税,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信仰自由就得到充分的保障。而在历史上,许多国家或君王一旦征服弱小的国家,就以强凌弱,把他们沦为奴隶,制定繁重的税收,榨取他们的汗水。
5. 穆巴希勒事件显示了伊斯兰教允许信仰和言论自由
纳吉兰基督教代表提出要与穆圣就宗教进行辩论,穆圣欣然答应,与他们展开符合逻辑的公平辩论,耐心地回答他们提出的任何问题。穆圣的这一壮举给穆斯林树立了榜样:在宣传伊斯兰教中,要宽容,要尊重其他宗教,要以哲理和逻辑与人辩论。
在这一事件中,穆圣首先与纳吉兰基督教进行辩论,但看到对方固执己见,无理狡辩时,穆圣便祈求安拉裁决,等待安拉的启示。于是安拉下降启示,命令穆圣,如果基督教徒不接受辩论结果,就与他们进行穆巴希勒。而事实上,基督教徒早已看出穆圣是安拉派遣的使者,但因为傲慢、固执而不肯接受。但在强硬的立场面前,基督教最终妥协了,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僵持下去,他们将遭受安拉的严惩。
6. 穆圣后裔参加穆巴希勒是安拉的旨意
穆巴希勒是一件精神方面的挑战,因此,参加挑战的人,一定要信仰虔诚、内心纯洁。穆圣在挑选这样的人时只能借助安拉的启示,否则很难挑选符合条件的人选。所以,穆圣挑选他的后裔参加穆巴希勒是在接到安拉的启示后才做出的。因为经文说:“你们来吧!让我们召集我们各自的孩子,我们的妇女和你们的妇女,我们的自身和你们的自身,然后让我们祈祷真主弃绝说谎的人。”(《古兰经》3:61)
7. 指定了穆圣后裔
《古兰经》和圣训多次提到了穆圣后裔,并肯定了他们的高尚地位,但穆圣后裔究竟是谁呢?这一问题可以从穆巴希勒这一历史事件中得到圆满答复。在这次重大的历史事件中,穆圣奉安拉之命挑选了他的女儿法图麦、女婿阿里和两个孙子哈桑、侯赛因,穆圣之所以挑选他的四位后裔参加穆巴希勒,是为了告诉穆斯林,穆圣后裔就是这四人。
穆巴希勒事件发生在伊历10年,是年,穆圣率领10万穆斯林前往麦加朝觐,史称辞朝,因为穆圣完成朝觐后数月归真。在辞朝返回途中,在阿迪尔胡姆的地方,穆圣叫朝觐队伍停下,发表了重要演讲,在这次演讲中,穆圣明确指定阿里为他之后的继承人。穆圣说:“我是谁的领袖,阿里就是谁的领袖。”
大多数《古兰经》注释家认为,在“穆巴希勒”经文中,“我们孩子”指哈桑和侯赛因;“我们的妇女”指法图麦;“我们的自身”指阿里。据圣妻阿伊莎的传述:穆巴希勒那天,穆圣把他的四个家属叫来,用自己的黑披衣盖在他们头上,并诵读经文:
“إِنَّما يُرِيدُ اللّهُ لِيُذْهِبَ عَنْكُمُ الرِّجْسَ أَهْلَ الْبَيْتِ وَ يُطَهِّرَكُمْ تَطْهِيراً”
(先知的家属啊!真主只欲消除你们的污秽,洗净你们的罪恶。)(《古兰经》33:33)
8. 阿里的地位
穆巴希勒经文充分肯定了阿里的高尚地位。在这节经文中,穆圣把阿里当作了“我们的自身”。《古兰经》注释家们认为,在这节经文中,安拉启示穆圣,在与基督教进行穆巴希勒时,号召自己的孩子、妇女和自身参加。此处的“自身”指的不是穆圣本人,因为如果是穆圣本人,就不需要“号召”。“自身”指的穆圣非常亲近的人,而在所有众圣门弟子中,只有阿里是穆圣最亲近的人。
《穆斯林圣训实录》记载:一天,穆阿维叶问萨尔德•本•艾比•万嘎斯:“你为何不诅咒和仇恨阿里?” 万嘎斯回答说:“当我想起穆圣关于阿里所做的三件事时,我就再也不敢诅咒和仇恨阿里了。这三件中,其中有一件是穆巴希勒。当时,穆圣只携带法图麦、哈桑、侯赛因和阿里去参加穆巴希勒。当时,穆圣祈求安拉说:‘主啊!他们就是我的后裔。’”
9. 法图麦的伟大
法图麦参加穆巴希勒体现了她的伟大和重要地位。
所有《古兰经》注释家和圣训学家认为,根据《古兰经》第三章61节经文:“你们来吧!让我们召集我们各自的孩子,我们的妇女和你们的妇女……”安拉要求穆圣召集他的孩子和妇女参加“穆巴希勒事件”。穆圣没有召集他的妻子,而是让法图麦以经文中“妇女”参加,这就充分说明法图麦的重要地位。
10. 穆巴希勒经文中的“孩子”指法图麦的两个儿子
“你们来吧!让我们召集我们各自的孩子……”这节经文中的“孩子”指法图麦的两个儿子哈桑和侯赛因。
11. 圣裔的祈求必被应答
穆圣后裔在安拉那里享有高尚的地位,他们的祈求受安拉应答。因此,在穆巴希勒事件中,穆圣对他的后裔说:“当我向安拉祈求时,无论祈求什么,你们只要念‘阿敏’就行了。”在穆巴希勒事件中,穆圣完全可以一个人去与基督教进行这场精神对决,但穆圣携带他的后裔参加,说明穆圣后裔在伊斯兰教的传播道路中与穆圣同甘共苦。
12. 提高妇女的地位
穆圣选择女儿法图麦参加穆巴希勒事件,充分展示伊斯兰教对妇女的重视,以及提高她们在社会中的地位。
在伊斯兰教前,阿拉伯处于蒙昧时代,妇女在社会上没有任何地位,没有参与社会、经济和政治建设的权利,更没有发言权。甚至有的把妇女看作不幸的根源,当发现妻子生下来的是女婴时,有一种耻辱的感觉,有的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把刚生下来的女婴活活埋葬。
伊斯兰教兴起后,穆圣以身作则,大力提高妇女的地位,他让自己唯一的女儿参与各种重要的社会活动,其中包括参加重大的穆巴希勒事件。此外,穆圣经常亲吻女儿法图麦的手,表示对法图麦的特别尊重。当时的人们对穆圣如此尊重女儿法图麦感到惊奇。
穆圣选择法图麦参加穆巴希勒,并不是因为法图麦是他的女儿,而是因为法图麦的虔诚和她在安拉那里的高尚地位。也只要像法图麦这样的虔诚信士才有资格参加穆巴希勒,因为她的祈求比其他任何人更受安拉的应答。
13. 圣裔是穆圣使命的延续
如果我们对穆巴希勒事件进行深思,不难发现穆圣后裔是穆圣使命的延续。穆圣奉安拉之命为了确定伊斯兰教的真理与基督教进行穆巴希勒,穆圣根据启示要求,携带他的后裔参加穆巴希勒,作为伊斯兰真理的见证者。
《古兰经》肯定了穆圣后裔的虔诚与纯洁。“先知的家属啊!真主只欲消除你们的污秽,洗净你们的罪恶。”
无论是在穆圣在世时,还是去世后,穆圣后裔的重要地位都是无可否认的。因为,他们是伊斯兰真谛的传播者,是穆圣使命的延续者。
阿里参加了穆巴希勒,作为伊斯兰真谛的见证者,在穆圣去世后,难道他的地位、言论和声誉就不被接受了吗?就可以与他为敌吗?
法图麦参加了穆巴希勒,作为伊斯兰真谛的见证者,在穆圣去世后,难道她的观点和立场就不受尊重了吗?
侯赛因作为穆圣的后裔参加穆巴希勒,见证穆圣使命的真实性,然而在穆圣去世后,竟然有人不接受他的观点,甚至在卡尔巴拉,在阿舒拉日,把他和他的72名追随杀害。
14. 穆圣后裔的精神力量
在穆巴希勒事件中,当基督教大主教看到穆圣及后裔时,对其他人说:“我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了光亮,只要他们向主祈求,他们可以使高山移动。”
穆圣归真后,类似的事件曾发生过。据历史记载:伊玛目侯赛因遇难后,一位基督教修士从侯赛因沾满鲜血的头颅上看到了伊斯兰教的光亮,当即改信了伊斯兰教。
逊尼派著名学者萨布特•本•侨兹在其历史著作中引用阿布杜•麦里克•本•哈希姆(一说胡沙姆)的传述而写到:
伊玛目侯赛因遇难后,叶齐德军队把伊玛目侯赛因的头颅带到沙姆,他们每到一个地方休息时,就把头颅放在长矛上,由专人看管,早晨又把头颅放入箱子里,继续上路。
有一天傍晚,他们来到一个修道院,在那里休息,像往常一样,他们把伊玛目侯赛因的头颅从箱子里取出,放在长矛上,靠在修道院的墙上。半夜,修道院的修士看到有一道光亮从伊玛目侯赛因的头颅直升云霄。他走上房顶,问道:“你们是谁?”
“是伊本•齐亚德的军队。”他们回答说。
“这个头颅是谁的?”修道士问。
“是侯赛因•本•阿里的。”他们回答说,“他是穆圣的女儿法图麦的次子。”
修道士惊奇地问道:“是你们的先知穆罕默德的孙子侯赛因的头颅吗?!”
“是的。”他们回答说。
“你们的确可恶,胆敢杀害先知的后裔,如果我们的先知尔萨有子嗣,我们肯定保护他,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修士接着说:“我们做一项交易,我用一万个阿什拉菲(当时的货币单位)借用那个头颅一个晚上,明天早晨就还给你们。”
他们同意了这一交易,把伊玛目侯赛因的头颅暂借给那个修士。
修士把头颅带到房间,洗去上面的血迹,洒上香水。他跪坐在头颅旁,整整哭泣了一夜。第二天早晨,他对着伊玛目侯赛因的头颅说:“我作证,除安拉之外,绝无主宰;我作证,你的祖父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请你作证,我确已归信独一的安拉,确已坚信你祖父是安拉的使者。”这位修士就这样皈依了伊斯兰教,之后,他离开修道院,四处奔走,宣扬穆圣后裔的尊贵。
15. 敌人屈服
穆巴希勒事件展示了伊斯兰教的伟大,在伊斯兰教真理面前,任何反对者都将遭到失败。纳吉兰的基督教徒,因固执和偏见不但不接受伊斯兰教,反而企图与穆圣对抗,但其结果是遭到悲惨的失败。“真理战胜虚妄”,这是安拉对人类许下的诺言,是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在穆巴希勒事件中,当纳吉兰基督教看到穆圣表现出只有先知才具有的坚定信念时,他们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再坚持对抗,必将遭遇灾难,因此,他们放弃了穆巴希勒,与穆圣妥协,签订和平协约。
16. 虔诚与奉献
在穆巴希勒事件中,穆圣为了证实他是安拉派遣的使者,为了证实伊斯兰教的真谛,携带自己的女儿和孙子一起参加穆巴希勒,充分体现了极大的奉献精神。
17. 祈求是信士的武器
在穆巴希勒事件中,穆圣为了证实他是安拉派遣的使者,伊斯兰教是真理的宗教,与纳吉兰基督教代表据理辩论,但说理起不到任何作用,纳吉兰基督教代表仍固执己见,不肯接受,于是安拉降示经文,要求穆圣通过祈求的方式解决。
18. 面对敌人要坚强果断
面对敌人要坚强果断,这是《古兰经》的原则。伊斯兰教是来自宇宙创造者安拉的真理,反对伊斯兰教就等于反对真理,反对真理者必然遭到失败。当然,伊斯兰教是热爱和平的宗教,面对敌人首先要据理相劝,宣扬真理,如果敌人冥顽不化,不肯接受劝诫,非要兵戎相见,穆斯林就要坚强果断,依赖安拉的佑助战胜敌人。正如在穆巴希勒事件中,穆圣与基督教辩论,虽然说理充分,真理昭著,但基督教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安拉便降启示,要求穆圣与他们进行穆巴希勒,共同祈求安拉,诅咒谎言者。
19. 加强穆斯林的信仰
穆巴希勒事件对加强穆斯林的信仰起到了重要作用,因为这一事件充分肯定了穆圣为圣的真实性,证明了《古兰经》的确是安拉的启示。当时,有一些穆斯林受外界的干扰,对伊斯兰教的真谛表示怀疑。穆巴希勒事件后,这些人的疑云顿时消散,他们信念更加坚定。
穆巴希勒之地
当时,穆圣与基督教进行穆巴希勒的地方在麦地那郊外,后来,随着麦地那城市的扩张,穆巴希勒之地被包围在城内。当时穆斯林在那里修建了一座清真寺,叫“伊贾拜清真寺”,意思是“应答祈求的清真寺”,以纪念穆巴希勒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该寺距先知寺有两公里,是麦地那古老清真寺之一,穆圣曾在这座清真寺里礼过拜,曾在这座清真寺里向安拉祈求,他的祈求被应答。
纳吉兰地区
沙特阿拉伯西南部有13个风景秀丽、气候适宜的地区,其中一个地区是纳吉兰,该地区与也门接壤,面积36万平方公里,人口62万。纳吉兰市是该地区的中心。穆圣时期,纳吉兰居民以基督教徒为主,是当时希贾兹地区唯一的基督教聚居区。
“阿赫杜德”遗迹就坐落在纳吉兰地区,是该地区最古老的遗迹,也是一个旅游景点。《古兰经》第八十五章提到了“阿赫杜德”族人。许多考古学家和历史研究家经常到这里参观考查。
考书目
1. 《永恒的安宁》
2. 《典范经注》
3. 《准衡经注》
4. 《光明经注》
5. 《塔巴里经注》
6. 《哲拉莱经注》
7. 《伊本•克希尔经注》
8. 《侯赛尼经注》
9. 《穆斯林圣训实录》
عید غدیر مبارک باد
嘎迪尔节快乐
嘎迪尔日是伊斯兰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是穆圣(求主赐福他及其后裔)在宣传伊斯兰教的23年中,完成安拉交给的最后一项使命。在这一日,安拉命令穆圣说:“使者啊!你当传达你的主所降示你的全部经典。如果你不这样做,那么,你就是没有传达他的使命。”(5:67)也正是在这一日,穆圣奉安拉之命,正式向世人宣布,继他之后,伊玛目阿里将作为“哈里法”,替圣传教,让伊斯兰教的车轮沿着穆圣的道路继续前进。
嘎迪尔日已经过去1400多年了,每年穆斯林都要在这一日举行欢庆活动,一方面庆祝这一伟大的日子,另一方面对自己所肩负的个人与社会责任进行再认识,以便沿着先贤的道路,为传播伊斯兰教做出自己的贡献。
嘎迪尔日究竟给我们传达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呢?无论是伊斯兰国家,还是穆斯林个人,应从嘎迪尔日得到什么样的启迪?
嘎迪尔日是弘扬伊斯兰教的日子,是把人类引向正道,崇拜独一的安拉,为博取安拉的喜悦而奋斗的日子。在这一日,安拉给穆圣降启示,向人类宣布:“今天,我已为你们成全你们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赐你们的恩典,我已选择伊斯兰做你们的宗教。”(5:3)所以,作为穆斯林,每做一件事都要为了博取安拉的喜悦,否则他所做的一切都将得不到安拉的赏赐。
嘎迪尔日是学习阿里为主道奉献的日子,是追随他高举穆圣的绿旗,宣扬真理,传播友爱,消灭不义,建立和平的日子。穆圣后裔是伊斯兰教的轴心,是伊斯兰教的传播者、捍卫者,远离这一轴心,就等于远离了伊斯兰教。
嘎迪尔日是穆圣使命继续的日子。穆圣辞朝完毕,在返回麦加的路上,当来到嘎迪尔胡姆的地方,命令所有朝觐者就地休息,随即穆圣发表了临终前最重要的演说,穆圣说:“人们啊!吉布伊勒天使从安拉那里给我带来了启示,所以,我让你们在此地停下。我向所有人,无论是白种人,还是黑种人宣布:阿里·本·艾布·塔里布是我的遗嘱人,是我的代理人,是我之后的伊玛目,他与我,就像哈伦与穆萨,不同的是,在我之后不再有先知。你们要知道,继我之后,阿里才是你们的领袖。”
嘎迪尔是穆斯林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维护伊斯兰教的日子,任何挑起穆斯林纷争,制造内部分歧,破坏伊斯兰社会团结的行径都与嘎迪尔日的哲理背道而驰,都是违背伊斯兰教的罪恶行径。
在加强穆斯林团结方面伊玛目阿里是最好的榜样。自穆圣归真后,圣伴们关于确定“哈里法”问题出现了意见分歧。虽然根据穆圣的叮咛,伊玛目阿里理应成为第一任哈里法,但为了维护伊斯兰教,为了维护穆斯林的团结,避免内部产生分歧,伊玛目阿里不但没有去争夺哈里法,而且竭尽全力地帮助历届哈里法治理国家,弘扬伊斯兰教。他用实际行动向人们证实了团结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所有穆斯林应该效仿伊玛目阿里,维护穆斯林的团结,加强穆斯林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为伊斯兰教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今天是嘎迪尔日,让我们用伊玛目阿里追求真理、坚持穆圣使命的伟大奉献精神互相勉励,让我们向世人宣布:穆斯林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大家庭里的成员,我们共同崇拜独一的安拉,共同追随安拉的使者穆罕默德(求主赐福他及其后裔),共同诵读安拉的启示——《古兰经》。穆圣以仁爱为本,他用爱把伊斯兰教的种子撒向世界,今天,我们也要用爱去传播伊斯兰教。
谁热爱穆圣,谁就是我们的朋友,谁仇视穆圣,谁就是我们的敌人